碳市場真的能拯救猩猩嗎?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如果婆羅洲的森林為了油棕種植園而被砍伐,那麼瀕危猩猩可能會成為第一個因人類之手而滅絕的類人猿。

但是,由於保護熱帶森林也能阻止二氧化碳等導致氣候變暖的氣體進入大氣層,一些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認為,對於需要碳信用額度的富裕國家來說,完整的森林應該是有價值的。究竟價值幾何,以及碳市場是否真的能夠避免物種滅絕,一直是科學家和政策制定者爭論的問題。

現在,本週發表在《保護通訊》雜誌上的一項分析表明,即使是自願碳市場,也能在拯救印度尼西亞婆羅洲(加里曼丹)的猩猩、倭象以及其他38種全球受威脅的哺乳動物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主要作者奧斯卡·文特說:“碳市場交易量達1260億噸,如果能從中抽取少量資金來減緩熱帶森林的砍伐,那就太好了。”

在目前的研究中,文特與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合作,逐個許可證地繪製了加里曼丹擬議的330萬公頃棕櫚種植園的地圖,這些種植園與加里曼丹的原始森林重疊。他們將最初的木材收穫和棕櫚油開發的潛在利潤與原始森林和泥炭生物質中儲存的碳量進行了比較,以瞭解不同地區在像芝加哥氣候交易所這樣的碳市場上的表現。

為了阻止整個地區的森林砍伐,文特表示,森林補償的價格必須在每噸碳10美元至33美元之間,才能與棕櫚種植園競爭。但是,如果市場只關注富含泥炭的地區,那麼碳的價格只需要是這個價格的一半。而且,事實證明,這些泥炭地區的每英畝受威脅哺乳動物的數量是碳含量較低森林的兩倍。此外,在計劃種植的棕櫚園中,有29%的棕櫚園棲息著猩猩或大象,這些棕櫚園每英畝儲存的碳比沒有這些物種的棕櫚園更多。

Mongabay.com的創始人兼環境分析師Rhett Butler今年早些時候在《保護通訊》中表達了對碳市場有效性的擔憂,但他認同這項新研究。他說,將泥炭生物質納入碳市場,使得應對全球變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在經濟上能夠與棕櫚油競爭。

巴特勒說:“這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因為你可以使碳價值翻倍。”

加里曼丹野生猩猩圖片由NeilsPhotography透過Flickr提供

Brendan Borrell is a freelance journalist based in Brooklyn, New York. He writes for Bloomberg Businessweek, Nature, Outside, 大眾科學, and many other publications, and is the co-author (with ecologist Manuel Molles) of the textbook Environment: Science, Issues, Solutions. He traveled to Brazil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Mongabay Special Reporting Initiative. Follow him on Twitter @bborrell.

More by Brendan Borrel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