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曾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平臺,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我們能夠繼續為您帶來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各種發現和理念的深度報道。
婆羅洲巴勒河中一條巨蛇的模糊不清的照片讓一些當地居民感到擔憂,他們認為傳說中的納布蛇又回來了。 這條據倫敦《每日電訊報》昨日報道並被照片拍到的婆羅洲百英尺長的河蛇(如圖所示)——是真的嗎?
正如尼斯湖水怪、無數不明飛行物和“大腳怪”一樣,達特茅斯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Hany Farid表示,由於照片解析度太低,很難斷言真假。“這就像你取了一個血樣,”他說,“扔掉了 99% 的樣本,卻要我進行法醫分析。”
數字攝影取證專家 Farid 指出,由於可供分析的畫素太少,因此在任何一方面權衡的證據都少得多。 在高解析度下——例如,1,000 x 1,000 畫素——篡改會變得更加困難。 他說,在那種程度上,“這真的很難做到。 你必須把一切都做得恰到好處。”
低解析度正是觀眾應該持懷疑態度的原因。 他說,要製作一張欺詐照片,人們會希望在高解析度下工作,儘可能乾淨地偽造它,然後壓縮它並使其有點模糊。“這是掩蓋你留下的任何偽影的好方法,”他說。
此外,Farid 指出,儘管不明飛行物和尼斯湖水怪照片的模糊性可能會增加一些令人嚮往的神秘感,但在如今高品質的傻瓜數碼相機時代,確實沒有太多理由讓任何人的白天照片像婆羅洲“蛇”的照片那樣模糊。
除了兩條蛇照片的解析度外,其他易於偽造的特徵也顯而易見,他觀察到。 兩張照片都顯示蛇在相對開闊的區域,沒有與其他物體互動。 Farid 說,偽造一條纏繞在人身上的蛇會困難得多。
儘管 Farid 不願對婆羅洲的照片是真是假髮表意見,但他提出了一個方便的經驗法則:“當你看影像時,你應該思考,‘這有多難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