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一直試圖說服加入 Facebook 的一位朋友今天下午轉發給我一個 LiveScience 的報道,該報道稱一項研究發現,一個人如何使用流行的社交網站可以預測他的自戀程度。
在發表於 10 月份《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公報》的研究中,129 名 Facebook 使用者參加了一項旨在找出自戀型人格特徵的調查。另一組大學生隨後檢查了這 129 名使用者的 Facebook 頁面,以尋找自戀的證據。
簡而言之,研究結果表明:使用者(或他們的朋友)釋出的關於他們自己的資訊越多,他們就被認為越自戀。他們也最有可能擁有更性感和更自我推銷的主頁照片。
我經常使用 Facebook,因此這項研究引出了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我是自戀者嗎?
所以我閱讀了這項研究。看到 Facebook 的行為以更臨床的術語描述很有趣。例如:“透過取編碼員對引言的傲慢和自我推銷程度的判斷的平均值,建立了一個衡量自我推銷引言的指標。” 還有:“透過取編碼員對主照片中的個人看起來有多性感、多謙虛(反向)和衣著(反向)的判斷的平均值,建立了一個衡量主照片性感程度的指標。”
當我將自己與四個標準的中位數進行比較時,我得到了好壞參半的結果。我的好友數量(319)幾乎是調查中平均使用者(171)的兩倍;我加入的小組數量約為平均小組數量的三分之一(12 個 vs. 35 個),並且“關於我”部分中沒有文字(平均為 5 行)。調查中,平均牆貼數量為 480 個。我不知道如何計算我的牆貼數量,但我很確定它沒有那麼高。
然而,與自戀相關的不僅僅是社互動動的數量。還有主照片的吸引力(咳咳)和自我推銷的問題。要真正回答這個問題,我需要一個客觀的人來看我的個人資料。我給佐治亞大學的心理學副教授 W. Keith Campbell 和研究生 Laura Buffardi 傳送了電子郵件,詢問他們是否願意看看我的 Facebook 頁面並給我一個“診斷”。沒有結果。
“我們正在非常謹慎地對待這些結果,而且我認為聲稱我們開發了一種適用於個人評估的有效的自戀診斷工具是不合適的,” Campbell 禮貌地回答說。
這讓我感到好奇:一個想知道一項研究如何評價他,然後決定在部落格上談論這件事的傢伙,真的有必要如此深入地尋找自戀的證據嗎?但關於我的就夠了;那麼關於我呢?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那些影響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