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美國紀念9月11日恐怖襲擊世界貿易中心和五角大樓七週年之際,一群英國研究人員完成了一項旨在提高摩天大樓安全性的研究。 該報告將在明年於德國伍珀塔爾大學舉行的行人與疏散動力學國際會議 (PED) 上釋出,該報告基於對 271 名 世貿中心倖存者 的訪談,他們提供了關於 受害者在試圖離開燃燒建築物時的感受的第一手資料。
格林威治大學、阿爾斯特大學和利物浦大學的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超過一半的倖存者延遲疏散,因為他們想收集有關正在發生的事情的資訊;那些在撤離前打算獲取更多關於襲擊資訊的人,開始疏散的時間比其他人慢 1.5 到 2.6 倍;即使當天塔樓的入住率不到三分之一,樓梯間的擁堵仍然是延誤疏散的主要原因。
受訪者在收到塔樓著火的訊息後,花費了一到八分鐘才開始行動,研究人員由此得出結論,最快收到準確資訊的租戶是那些意識到緊急情況並毫不猶豫逃離的人。
根據調查結果,研究專案主管、格林威治大學數學教授 埃德·加利亞 表示,為了提高未來襲擊中的生存機會,工作人員應該提前瞭解出口,立即離開,不要沿途停下來給家人和朋友打電話(以安撫他們),不要在樓梯上丟棄鞋子,並進行足夠的演習以瞭解撤離所需的時間。
總體而言,82%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從燃燒的塔樓向下撤離的過程中至少停止過一次,有些人甚至停止了 20 多次,原因是樓梯間的擁堵(樓梯間既有下樓的辦公室工作人員,也有上樓的救援人員)。接受採訪的疏散人員中,只有不到 10% 的人停下來休息,3.5% 的人因臺階上的碎片、煙霧、高溫和水而延誤。
研究人員獲得了英國工程和物理科學研究委員會 (EPSRC) 提供的 290 萬美元(160 萬英鎊)資助,他們將從訪談中收集到的數千個細節記錄在一個名為高層建築疏散評估資料庫 (HEED) 的儲存庫中,他們用該資料庫建立了世貿中心遇襲後情況的計算機模型。研究人員計劃向工程師、建築師和其他研究人員開放 HEED。
科學家們對北塔的疏散進行了計算機模擬,結果表明,如果在襲擊發生時大樓滿員,僅在該棟大樓中就有超過 7,500 人死亡,而實際死亡人數為 1,462 人。他們得出結論,在高層建築達到一定高度後,僅靠樓梯不足以安全疏散建築物內的人員。像雙子塔這樣高的建築物需要某種型別的專門設計的升降機或電梯,以便在緊急情況下執行。
美國政府的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 (NIST) 對導致世貿中心雙塔(WTC 1 和 2)和 WTC 7 在撞擊後倒塌的 可能原因 的因素進行了為期三年的建築和消防安全調查。在 NIST 的網站上可以找到大量資訊,包括指向高優先順序需求領域的研究,例如防止漸進式結構倒塌、耐火設計和結構改造以及結構鋼的耐火塗層。
在擬議中位於世貿中心原址上建造的 1,776 英尺(541 米)高的自由塔中,9/11事件中吸取的建築應急準備和管理方面的慘痛教訓是否會被應用,仍有待觀察。
(圖片由 NIST 提供)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