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當統計奇才和政治預言家內特·西爾弗的新專案FiveThirtyEight上週啟動時,它標誌著“資料新聞”的興起,這種新聞將實際的數字資料納入報道和故事講述中!西爾弗的聲名鵲起是透過他在《紐約時報》上的部落格,該部落格主要關注政治分析以及他在2012年總統大選中正確預測了50個州中的50個州的能力。作為一個獨立的專案,FiveThirtyEight除了關注政治外,還關注體育、科學、經濟和生活方式問題,並將資料和統計分析應用於這些主題。內特·西爾弗可以被譽為明星,並且像FiveThirtyEight這樣的網站的存在本身就表明了一種越來越(並且值得慶幸地)對資料著迷的文化。除了像FiveThirtyEight這樣的資料新聞之外,無處不在的大資料趨勢,資訊圖表作為新聞工具的普及,以及職業體育中點球成金式高階分析技術的興起,都證明了量化正流行。
然而與此同時,FiveThirtyEight的推出大多遭到了負面評價。雖然批評(其中大部分總結在這裡)包括對西爾弗的網站沒有更多地利用資料的失望,但對我來說,其中很多都帶有對數字的恐懼,即對數字的恐懼或蔑視。許多強烈反對似乎也回應了西爾弗本月早些時候在《時代》雜誌上發表的關於他如何招聘的宣告:
x軸從“量化”到“定性”,y軸(從上到下)從“嚴謹和實證”到“軼事和臨時”。他說,所有FiveThirtyEight的員工都需要落在座標平面的左上象限,他們傾向於定量、嚴謹和實證。西爾弗說,x軸上方的相鄰象限屬於像他在《紐約時報》的前同事和最近在《華盛頓郵報》的埃茲拉·克萊恩這樣的記者。“人們稱他們為數字奇才,但他們不是,他們只是非常優秀的記者。”底部的兩個象限屬於美國新聞界的渣滓:左邊是隨意挑選統計資料而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體育記者,右邊是專欄評論員。“那是垃圾象限。美國主要報紙三分之二的專欄評論員都是毫無價值的,”西爾弗說。他討厭評論,他討厭敘事,他討厭大膽的宣言——他也討厭媒體最願意接受這三者的工具。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的感覺是,“垃圾象限”讓很多人感到不安,傳統的記者往往警惕資料入侵(《時代》文章中的)評論、敘事和大膽宣言等熟悉的領域。的確,在西爾弗為FiveThirtyEight撰寫的開篇宣言中,他點名批評了像佩吉·努南這樣的記者,她在2012年大選前夕預測羅姆尼會獲勝,因為用她的話說,“所有的感覺都是正確的。”在FiveThirtyEight推出幾天後,《紐約時報》也出現了類似的對數字恐懼的反應,標題是錯誤的二分法,“創造力與量化”。這篇文章忽略了關於創造力科學的大量文獻,聲稱“創造力仍然是無法量化的”,同時奇怪地以史蒂夫·喬布斯為例,說明他如何在不依賴數字的情況下達到了“靈光一閃”的境界。這篇文章的重點本質上是,我們無法將約翰·列儂的歌曲或奧斯卡·王爾德的戲劇簡化為數字。當然。這與體育界許多反對高階統計資料的人所提出的觀點相同,即無法將籃球比賽中一個完美執行的擋拆之美簡化為決策樹。
這些論點至少從馬克·吐溫認識到“謊言、該死的謊言和統計資料”時就存在了,但它們仍然困擾著我,我開始想知道這種對數字的恐懼源於何處。我初步的假設是,它們使人們寧願主觀的事物變得客觀。換句話說,數字使事物更像事實,而事實可能會引起不適。我對這一點的思考源於一些我曾有幸合作進行的研究,該研究由波士頓學院的喬丹·瑟里奧領導。該研究提出了一個問題,即人們是將道德(例如,“謀殺是錯誤的”)更多地視為事實(例如,“2+2=4”)還是更像是偏好(例如,“巧克力比香草更好”),並透過掃描人們在評估道德、事實和偏好時的大腦來實現這一點。在不深入探討目前正在審查中的研究細節的情況下,神經和自我報告的證據都表明,人們傾向於將道德視為偏好而不是事實。
回到對數字恐懼的問題,我的感覺是,當數字被附加到與道德相關的問題時,這會將它們從偏好領域轉移到事實領域,而這種轉變會使我們感到不安。我對先前討論過的關於禁忌權衡的研究表明,量化宗教、民族歷史或人類生命等神聖價值會導致道德上的憤怒。同樣,將數值附加到具有神聖或道德成分的問題上,例如許多人認為的政治和創造力,甚至某些人認為的體育,都會引起痛苦,尤其是在數字與我們現有的道德信仰相矛盾時。
有趣的是,我認為這為我們如何選擇構建關於熱點問題的論點提供了一些啟示。例如,如果我們打算說服他人在墮胎、氣候變化或收入不平等問題上(這些問題都帶有道德色彩,並且像西爾弗和他的團隊這樣的資料記者已經開始深入研究這些問題),我們可能會認為在我們的論點中展示統計資料可以加強我們的立場。用西爾弗的話說,呈現資料可以使我們走出“垃圾象限”並進入嚴謹和實證的領域。然而,我們的論點越像事實,對於任何在給定問題上持有相反態度的人來說,它就越有可能變得令人反感和兩極分化。我的假設(再次是一個初步的假設)是,使用數字進行論證比不使用數字進行論證更有可能引起強烈反對。我剛剛開始收集資料來檢驗這個假設,並將隨時向您通報結果。
照片由Bantosh透過維基共享資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