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疾控中心的“耐藥夢魘”:來自前線的視角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抗生素的末日”和各種超級細菌的文章已經有很多精彩的報道。

昨天,美國疾控中心釋出了關於碳青黴烯類耐藥腸桿菌科細菌 (CRE) 的令人震驚的警告。產生抗生素耐藥性的酶,最早在 2001 年從克雷伯菌的分離株中鑑定出來。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新報告,在 2012 年對美國醫院的調查中,“181 家(4.6%)報告了一例或多例 CRE 感染(145 家 [3.9%] 在短期住院醫院;36 家 [17.8%] 在長期急性護理醫院 LTACs)。”

耐藥細菌在美國各地出現和傳播的背景,瑪麗恩·麥肯納麗茲·薩博/《今日美國》(附帶精彩的圖表)已經進行了很好的描述,這裡不再重複。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想分享我作為一名經常護理這些感染患者的傳染病醫生的觀點。正如我私下裡多次提到的那樣,存在一些文化問題正在推動耐藥性的出現,尤其是在美國,首先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MRSA),然後是耐萬古黴素腸球菌 (VRE),現在是 CRE。警告:我的觀察可能在政治上不正確,但它們反映了我 30 多年的患者護理經驗。包括:

——許多人認為人們會長生不老。過去人們對死亡的接受程度更高。但是隨著電視/電影不切實際地描繪醫學的進步,公眾現在常常期望他們所愛的人不會死亡。有些人似乎認為任何死亡都一定是醫療錯誤造成的,並且有許多醫療事故律師透過積極的廣告來爭奪他們的注意力,強化這種觀念。

——製藥公司及其銷售代表推動醫生使用最新的神奇藥物。如果醫生使用較老的藥物,他/她很可能會被描繪成不跟上醫學進步。

——個人“權利”高於一切。醫生和家庭關注對一位患者的可能益處,而很少或根本不關心治療對公共衛生的影響。這聽起來很苛刻,但為了社群的利益,我們是否應該重新考慮對無存活希望的患者的治療?這值得深思熟慮的討論。

在我工作的醫院裡,感染超級細菌的患者往往是從 LTAC 或養老院入院的。這些患者中的許多人處於昏迷狀態,多年來一直沒有反應。有些患者最近反應較差,通常是由於頭部受傷或中風造成的。常見的共同點是存在尿管、飼管、氣管切開術(呼吸管),並且經常出現多處褥瘡。而且通常,家屬希望“一切”都做,無論對患者造成的痛苦和折磨,還是對社會造成的代價如何。(他們可能永遠不會來看望他們“所愛的人”,但堅持要求積極的護理)。生前遺囑可能不會得到尊重——如果有任何家庭成員反對,肯定不會得到尊重。然後就是整個“生命神聖”的論點……這導致對沒有康復希望的患者進行折磨……這常常看起來像是在折磨他們。

我護理過感染這些超級細菌的患者。首先是 MRSA,然後是 VRE,現在是這些多重耐藥的革蘭氏陰性細菌 CRE。這是一個來自一位患者的報告示例。

這裡是全國不動桿菌耐藥性的情況

在過去的幾年裡,我開始不得不使用一種老抗生素,多粘菌素(或粘菌素)。沒有其他選擇。它會導致腎功能衰竭,並需要透析。雖然我現在只是兼職工作,但我還沒有看到一個患者在使用多粘菌素後病情好轉並離開醫療系統。

我熟悉的醫院——尤其是其中一家——非常謹慎。他們積極主動地篩查高風險新患者的 CRE、MRSA 和 VRE,並且在隔離方面非常謹慎……但由於醫療緊急情況或人為錯誤,尤其是在人員配備更加緊張的情況下,隔離偶爾會發生破裂。篩查和隔離有實際成本,但也有更多無形的成本——醫護人員在進入病房時穿戴隔離衣、口罩、手套和鞋套是一種負擔,對於護士來說,長時間穿著這些裝備也是一種負擔。患者往往會較少得到照顧,並且感到更加孤立。

在海外,許多重要的抗生素都是在櫃檯上出售的。在這裡,它們被浪費地用作生長促進劑,或被積極和不受約束地推銷。在抗生素被濫用的同時,導致耐藥性不斷增強,但開發新抗生素的動力很小,因為它們只在短時間內使用。製藥公司對下一個治療“低睪酮”或高血壓的“me, too”藥物更感興趣——這些藥物會服用多年——而不是僅處方一兩週的藥物。

因此,我們繁殖出越來越多的耐藥生物,並以“支援生命”和支援個性的名義,浪費我們剩下的為數不多的好抗生素。我們應該對“抗生素臨終關懷”的使用加以限制,並對某些抗生素的使用有明確的指徵。在對抗生素的使用進行限制——將其作為國家安全寶藏加以保護——並要求謹慎使用之前,我們永遠無法控制抗生素耐藥性。

建議閱讀

瑪麗恩·麥肯納:‘我們有一個有限的機會視窗’:美國疾控中心警告耐藥性‘夢魘’

麗茲·薩博和彼得·艾斯勒:美國疾控中心對致命、無法治療的超級細菌發出警報

美國疾控中心的報告:“重要體徵:碳青黴烯類耐藥腸桿菌科細菌”,《發病率和死亡率週報》,2013年3月5日,62(提前釋出);1-6

艾利·佩倫塞維奇:KPC、CRE、MDR-GNR:隨你怎麼稱呼它們,但請呼籲國家響應!

疾病動力學、經濟學和政策中心

致謝

“分子到醫學”橫幅 © 米歇爾·班克斯

克雷伯菌 - 維基百科

Judy Stone, MD is an infectious disease specialist, experienced in conducting clinical research. She is the author of Conducting Clinical Research, the essential guide to the topic. She survived 25 years in solo practice in rural Cumberland, Maryland, and is now broadening her horizons. She particularly loves writing about ethical issues, and tilting at windmills in her advocacy for social justice. As part of her overall desire to save the world when she grows up, she has become especially interested in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When not slaving over hot patients, she can be found playing with photography, friends' dogs, or in her garden. Follow on Twitter @drjudystone or on her website.

More by Judy Sto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