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年紀越大感覺時間過得越快?

又一年;又一個聖誕節即將來臨。這些天在飲水機旁的談話已經演變成每年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又一年;又一個聖誕節即將來臨。

這些天在飲水機旁的談話已經演變成每年的“時間都去哪兒了?”的討論——鄰居家的孩子們長得真快,都高中畢業了;七月炎熱的海灘假期似乎還發生在昨天;我們還沒烤餅乾、寄賀卡或買禮物,因為時間過得太快了。

時間似乎過得越來越快,這已成為一種常見的抱怨——幾乎成了一個笑話,尤其是在我們變老的時候。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當然,衰老並沒有賦予我們擾亂時空連續體的能力,所以這不是一個真正的問題。但為什麼我們感覺是這樣呢?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在他1890年的著作《心理學原理》中寫道,隨著年齡的增長,時間似乎加快了,因為成年期伴隨著越來越少的難忘事件。當時間流逝以“第一次”(初吻、上學第一天、第一次家庭旅行)來衡量時,詹姆斯悲觀地認為,成年期缺乏新的體驗會導致“日子和星期[變得]平淡無奇……歲月變得空虛和崩潰。”

在20世紀60年代早期,沃拉赫和格林透過使用隱喻研究了年輕(18-20歲)和年長(中位年齡71歲)受試者群體中的這種現象。年輕人更傾向於選擇靜態隱喻來描述時間的流逝(例如“時間是平靜、靜止的海洋”)。另一方面,老年人則用快速的隱喻來描述時間(“時間是一列高速列車”)。在朱伯特(1990年)的研究中,當被問及時,年輕受試者表示他們預計隨著年齡的增長,時間會過得更快。

第一項(2005年)研究生命週期中主觀時間流逝的研究中,慕尼黑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的馬克·維特曼和桑德拉·萊恩霍夫招募了499名年齡在14-94歲之間的參與者。每位受試者都填寫了一系列問卷。第一部分包括李克特量表(評分從-2到+2)上的問題,答案範圍從時間過得“非常慢”到“非常快”。第二部分由關於時間流逝的陳述和隱喻組成,受試者被要求對每個句子從0(“強烈拒絕”)到4(“強烈贊同”)進行評分。

出乎意料的是,維特曼和萊恩霍夫發現年齡與個體對時間的感知之間存在微弱的關聯;換句話說,每個人,無論年齡大小,都認為時間過得很快。“過去10年對您來說過得有多快?”這個問題的結果顯示,對時間速度的感知(無論如何,在過去十年中)有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的趨勢;然而,這種模式在50歲時達到頂峰,並一直保持穩定到90多歲。關於較小時間間隔(“過去一小時/周/月過得有多快?”)的問題並沒有隨著年齡而改變。

當談到隱喻時,20-59歲之間的人更傾向於選擇提及“時間壓力”的陳述,或者時間正在飛逝,一個人無法在分配的時間內完成所有想做的事情的概念。維特曼和萊恩霍夫認為,這個年齡段的人(但不是青少年或老年人)最有可能處於職業和家庭責任之中,從而導致感覺無法跟上生活的步伐。

2010年,威廉·弗裡德曼(奧伯林學院)和史蒂夫·詹森(杜克大學)擴充套件了這些發現。在這項研究中,49名本科生和50名老年人(年齡在60-80歲之間)被給予過去十年中十二個有新聞價值的事件列表,並被要求評價a.) 事件發生的時間,以及 b.) 他們對每個事件的記憶程度。他們還完成了與維特曼和萊恩霍夫研究中相同的李克特量表,以評估他們對時間速度的感知。

雖然兩個年齡組的受試者都報告對所有十二個事件都有良好的記憶,但年輕人更傾向於低估事件的年齡。此外,這些人複製了維特曼和萊恩霍夫的發現,即雖然兩個年齡組對短時間段(即小時、周、月)的感知相似,但老年人報告說,過去10年過得比年輕人更快。

在今年7月發表的這項研究的擴充套件中,弗裡德曼、詹森和中尾真紀子(日本北海道大學)發現,在那些感到他們目前正在經歷重大時間壓力的人中,時間在短時間間隔內(即周、月)過得很快。另一方面,那些感到過去十年有時間壓力的人,感覺過去的十年一晃而過。

兩個結論似乎是正確的:1.) 雖然年齡肯定是一個因素,但“時間壓力”的概念在所有年齡組中都對我們對時間的感知做出了重大貢獻,以及 2.) 時間壓力是跨文化的;這些研究的結果在德國、奧地利、荷蘭、日本和紐西蘭的參與者中是相似的。

那麼,這裡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感覺2012年的聖誕節就像上週,而當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感覺聖誕節要過很久才能到來?

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確切知道為什麼,但心理學家提出了一些有趣的理論

1. 我們用難忘的事件來衡量時間。
正如威廉·詹姆斯假設的那樣,我們可能是透過在一段時間內可以回憶起的事件數量來衡量過去的時間間隔。想象一位40多歲的母親,經歷著重複、壓力大的日常工作和家庭生活。與現在相比,她高中時代的豐富回憶(返校節足球賽、舞會、第一輛車、初吻、畢業典禮)可能看起來比實際的四年要長得多。

2. 相對於一個人年齡的時間量各不相同。
對於一個5歲的孩子來說,一年佔他們整個生命的20%。然而,對於一個50歲的人來說,一年只佔他們生命的2%。珍妮特在1877年提出的“比例理論”表明,我們不斷地將時間間隔與我們已經活過的總時間量進行比較。

3. 我們的生物鐘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慢。
隨著年齡的增長,某種內部起搏器的速度可能會減慢。相對於不可阻擋的時鐘和日曆,外部時間突然顯得過得更快。

4.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較少關注時間。
當您還是12月1日的孩子時,您會忠實地倒數到聖誕老人將您最喜歡的風火輪帶到煙囪下的日子。當您是12月1日的成年人時,您會更多地關注工作、賬單、家庭生活、日程安排、截止日期、旅行計劃、聖誕購物以及所有其他無聊的成人事務。一個人越關注這些任務,就越不會注意到時間的流逝。

5. 壓力,壓力,以及更多的壓力。
正如維特曼和萊恩霍夫(以及弗裡德曼和詹森複製的)得出的結論,沒有足夠的時間完成事情的感覺可能會被重新解釋為時間過得太快的感覺。即使是老年人(他們通常從工作中退休)也可能由於身體殘疾或認知能力下降而繼續有類似的感覺。

雖然這種感覺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但請透過知道時間實際上並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更快來安慰自己。花點時間在這個聖誕節慢下來,享受與家人和朋友共處的時光,並確信聖誕老人下週三送給您的那塊精美的勞力士手錶工作得很好。

弗裡德曼,W.J. 和 S.M.J. 詹森。2010年。衰老和時間的速度。《心理學報》134: 130-141。

詹森,S.M.J.,中尾真紀子,和 W.J. 弗裡德曼。2013年。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似乎加快了?《時間與社會》22(2): 274-290。

維特曼,M. 和 S. 萊恩霍夫。2005年。時間感知中的年齡效應。《心理學報告》97: 921-9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