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消費主義在這個時候瀰漫在空氣中。可能沒有比目前線上、報紙增刊以及當然還有商店櫥窗中大量廣告商品更能證明我們消費主義習慣的證據了。但是,最近出現了一些對此的反擊。去年,戶外零售商REI 引起了全國關注,因為它宣佈其商店將在黑色星期五關閉,並鼓勵顧客去探索自然——這一概念被“opt outside”的標籤簡潔地概括了。今年,甚至美國購物中心也改變了往常的做法,並決定在11月24日th關閉。明尼蘇達州,這個物質主義的麥加所在地,現在提供了一種替代購買物品的選擇透過提供公園的免費入場券;其他州,如加利福尼亞州、科羅拉多州和俄勒岡州,也紛紛效仿,採取了類似的政策。
這些趨勢背後是什麼? 當然有很多原因,包括研究(其中一些是我們進行的)表明,人們從花在體驗上的錢中獲得的持久滿足感往往比從他們購買的物質財富中獲得的更多。
這項工作側重於體驗性購買(花在做上的錢,例如旅行、表演門票以及參觀博物館或自然保護區的費用)和物質購買(花在擁有上的錢,例如服裝、珠寶、傢俱和電子產品)之間的區別。我們發現,人們在投資體驗時往往更快樂,因為體驗性購買將人們彼此聯絡起來,增強他們的自我意識,並且相對於物質消費,往往因其內在價值而不是與他人擁有的東西相比而受到讚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當我們與朋友和家人討論這項研究時,一個常見的反應是堅持認為,物質商品仍然是更好地利用金錢的方式,因為它們持久。雖然通常情況下,物品在物理上確實更持久,但體驗往往在心理上更持久。透過一系列實驗,我們瞭解到人們從消費體驗中獲得的享樂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擴充套件。
例如,我們發現,相對於商品,體驗通常會給人們帶來更多的預期快樂。期待體驗性購買往往更令人愉快、更令人興奮,而且不那麼帶有不耐煩的情緒。此外,在體驗結束後,它們會繼續活在人們的記憶和他們講述的故事中。例如,我們的研究已經證實,人們與他人談論他們購買的體驗比他們購買的物質物品更多。與物品相比,體驗為我們的對話提供了素材,從而增強了記憶力並促進了社互動動。
我們最新的研究,即將發表在Emotion雜誌上,更進一步地證實了體驗性消費也以其他方式持久存在。更具體地說,體驗之所以持久存在,是因為人們在體驗結束後會心存感激。在一系列實驗中,我們發現,人們對他們旅行、參加的活動和吃過的飯菜比對他們購買的“東西”更容易產生感激之情。換句話說,人們通常對他們做過的事情比對他們擁有的東西更感激。
感激值得培養,原因有幾個,其中之一是它促進了社會凝聚力。事實上,在我們最新的工作中,我們發現,從購買體驗而不是物品中獲得的效用可以向外擴充套件,透過激勵人們對他人更加慷慨。為了檢驗這一點,我們在一個實驗中給了參與者真錢,並將他們分配到“決策者”的角色,這使他們處於在自己和另一個人(他們從未見過)之間分配現金的地位,他們可以隨意分配。
儘管他們本可以全部留給自己,但當研究參與者剛剛反思過一次令人滿意的體驗,而不是被指示思考一件重要的物品時,他們更慈善——利他地將更多的錢給予了匿名的陌生人。因此,體驗性消費帶來的積極結果不僅適用於這些購買的消費者自身,也適用於他們周圍的其他人。
這表明,將支出稍微多轉向體驗,稍微少轉向物質財富,除了改善個人福祉外,還可以促進更大的社會利益。體驗性追求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方式,可以提升日常生活品質。鑑於我們的發現,我們鼓勵政策制定者思考如何讓社群中的人們更容易地將他們的支出更多地轉向體驗方向。如果沒有允許他們這樣做的公民基礎設施,人們就無法騎腳踏車、徒步旅行、游泳或觀看錶演,因此對步道、公園、海灘和表演場所的投資(以及對藝術的更多資助)可能會引導人們走向體驗性消費。像州立公園的特價門票這樣的措施代表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在一年中最盛大的購物日之一緊隨我們稱之為“感恩節”的節日之後,這有點奇怪。人們經常說他們希望那個節日喚起的情感能夠持續到週末之後。 畢竟,眾所周知,感恩的感覺會帶來無數身心益處。但是,直接去購物中心購物可能會促進感恩體驗嗎?現在已經很清楚,一種不同型別的消費——以體驗為中心的消費——是一個更好的選擇。讓消費者重新分配他們的錢,甚至可能導致他們更好地對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