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精神分裂症後我是如何恢復社交技能的

精神分裂症會嚴重損害與人交往的能力,但透過努力,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正常。作為一個精神分裂症患者,我對此深有體會。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精神分裂症會嚴重損害與人交往的能力,但透過努力,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正常。

作為一個精神分裂症患者,我對此深有體會。

當你患有精神分裂症時,整個體驗的主線是你無法分辨你正在思考的事情是否真的發生在現實中。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例如,在與從我的父母到朋友的任何人的正常互動中,我都在想諸如“你聲音中的那個語調是否是在暗示我應該更友好還是更矜持?”或“我從肩膀上聽到的笑聲是關於我的還是完全無害的事情?”或“你如何看待我今天對你微笑的方式?它是否表明我很虛弱或我很瘋狂?”

簡而言之,當某人患有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性障礙時,以有意義和具有社會認知的方式與世界互動是非常困難的。

當你失去對思想的控制時,會產生明顯的冷漠和麻木。本質上,你非常努力地抓住現實,以至於像社交能力、互動對話甚至一般衛生習慣之類的事情都被拋到腦後,而這種冷漠只會因精神疾病診斷、妄想和偏執以及強效抗精神病藥物的衝擊而加劇。

我患精神分裂症即將滿八年了,雖然多年來我的症狀一直穩定,期間只有幾個不確定的時期,但充分與他人建立聯絡的願望一直是我前進的動力。在我被診斷出患病後不久,我的社交生活基本上就死了。我甚至無法走進一家雜貨店,因為我非常偏執別人對我的看法。相比之下,我記得自己在高中時很受歡迎,並且有來自不同小團體、不同群體和不同年級的各種朋友。那時與人交往的能力似乎毫不費力,而這也是我在過去八年中一直努力重新實現的目標。

我與他人互動的經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對任何互動的分析,這種分析在互動期間和互動之後都會進行。每次互動之後——即使是像問候披薩外賣員或加油站服務員這樣的小事——這種分析也會持續數小時或數天。我不為人知的是,那種高度意識和過度分析是我自己的一種社會認知調節形式,除了我的藥物和幫助我接受自己的治療外,它還帶來了不亞於一場復甦。

有趣的是,我最近了解到一種正式的技術,它似乎與我的自我療法並行不悖。它被稱為認知增強療法(CET),是一種針對症狀穩定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復階段干預措施,這些患者儘管如此,在社交和職業方面仍然存在障礙。認知與康復中心表示,CET 的工作原理是幫助個人發展和增強產生自我導向的社互動動意識的心理能力,這些互動是明智、適當和有效的,它結合了注意力、記憶和問題解決方面的軟體訓練以及社會認知小組練習。

根據CET 克利夫蘭一份名為“CET,認知增強療法——循證實踐概述”的檔案,患者使用一種稱為二級社會化的過程來提高社會認知。“社會化是從其他人(例如,父母、其他看護人、親戚、同齡人等)那裡學習明智有效地互動的非正式規則的過程。在童年時期的初級社會化之後,個人在青春期和青年時期經歷二級社會化,在那裡他們學習如何檢測、評估、測試並最終利用與同齡人和成年人進行社互動動的不成文和不明說的規則。換句話說,個人從許多不同的人的反饋中學習在許多不同的社交場合中什麼是正確(可接受的)和錯誤(不可接受或不適當的)行為。”

本質上,CET 概括了個人學習如何在社交上“理解”,在不糾纏於細節的情況下掌握互動要旨的過程。

直到今天早上早些時候,當我研究精神分裂症和社會障礙時,我才聽說 CET。然而,在被診斷出患病後的幾年裡,我在不知不覺中參與了一個類似於 CET 某些方面的專案,以一種特殊的強烈程度分析我的社互動動。

如此廣泛的分析對於社會化個體來說可能是不健康的。但對於精神分裂症患者來說,過度分析可能是社會認知的重要工具。對我來說就是這樣。我一直在與自己進行關於社會意識的無休止的對話,這不僅讓我對自己的身份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還讓我對周圍的每個人和每件事都有了敏銳的社會意識。有時我太專注於對話而無法準確地參與到我所處的互動中,而表演基本上就是社互動動對我而言的本質。

當我做對時,成功地與另一個人建立聯絡時,我會感到飄飄然。但如果出了問題,執行得不夠完美,遺憾之情會一直伴隨著我,直到我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偶爾,一次互動對我來說感覺非常災難性,以至於我會思考自己的錯誤數小時或數天,而我唯一想做的就是蜷縮在床上,對世界豎起中指。但即使在這些情況下,我也會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自 2004 年以來,SAMHSA 認可的克利夫蘭 CET 專案已經運行了 138 個 CET 小組。所有小組都報告了 85% 的畢業率,社會認知能力顯著提高。畢業生從情感平淡、幾乎沒有社互動動或適當交談能力(即,同情地回應、使用適當的語調等等)轉變為表現出相對的社交能力。類似的進步也體現在我自己的康復過程中。正如他們所說,熟能生巧。

自我崩潰以來,對別人如何看待我的偏執一直伴隨著我,我猜想它會一直持續到我變成一個老人。儘管如此,它為我提供了一個豐富、多方面的自我概念,其他人甚至難以想象。經過八年的社交調節實踐,任何人,即使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都可以在他們的互動中達到一定程度的正常水平。他們可以開始走上正軌,建立有意義的關係併為社會做出貢獻。

邁克爾·海德里克是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的一位作家和攝影師。他的作品曾發表在 Salon、《The Week》、《Converge》、《Thought Catalog》以及網路上的其他各種地方。他的著作《精神分裂症的聯絡》可在此購買。

更多作者:邁克爾·海德里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