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對於系外行星科學來說,這是美好的一週。 公佈在距離我們僅 39 光年的昏暗、超冷矮星 TRAPPIST-1 周圍發現了 7 顆美麗的凌星行星,這不僅為未來的太空和地面望遠鏡提供了極好的目標,而且還強化了一個事實,即宇宙中充滿了可能適合生命存在的行星。
我仍在消化我們已經瞭解的關於該系統的細節,包括其 看似脆弱的軌道穩定性(可能由潮汐耗散效應挽救)。 但最有趣的特徵之一是系統架構的絕對微小。 內部 6 個世界行星總質量與恆星質量之間的估計質量比也約為 0.02% - 非常相似(驚人地相似!)於我們自身系統中伽利略衛星的總質量與木星之間的比率。 這是否暗示了類似的形成機制? 一些關於木星衛星的模型表明,該比率與在不斷演化的物質盤中形成的 сценарий 一致,其中衛星(或行星)快速向內遷移,只有最後幾代在圓盤消散時倖存下來。
看看 TRAPPIST-1 系統的絕對尺度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太陽系、伽利略衛星系統和 TRAPPIST-1 系統按比例。 圖片來源:ESO, O. Furtak
TRAPPIST-1 行星軌道的尺度比太陽系的行星軌道更接近木星衛星系統的軌道 - 差距很大。 當然,TRAPPIST-1 自身質量約為太陽的 8%,直徑僅比木星稍大。
TRAPPIST-1 的物理尺寸與木星相似。 圖片來源:ESO, O. Furt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