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凹凸不平的小行星世界

小行星的雷達地圖揭示了一系列多節、崎嶇和奇異的天體

由 NEAR 探測器在可見光下拍攝的小行星愛神星。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由於 '奧陌陌'(前稱 C/2017 U1 (PANSTARRS))最近衝入我們的內太陽系,我們一直在對其看似奇怪的形狀感到困惑。這個翻滾的、可能是星際訪客的天體似乎具有高度拉長的形狀,可能長達 180 米,寬度僅約 30 米。

雖然人們很容易猜測 '奧陌陌' 的奇怪比例是否預示著它不僅僅是一塊岩石(“媽媽快看!宇宙飛船!”),但事實是,目前的天文資料實際上只給出了一個尺寸範圍,並且這個物體可能具有更普通的 4:1 軸比。

我們自己的太陽系也有許多外形奇特的小行星。它們非常難以拍攝影像(因為它們又小又暗),但地球行星雷達可以構建這些天體的一些非常令人信服的地圖。多普勒延遲無線電地圖使行星科學家能夠構建“影像”,並最終構建更好例子的 3D 模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為了好玩,這裡有一些值得思考的東西。在我看來,其中許多看起來和 '奧陌陌' 一樣古怪。

長 2 公里,旋轉週期為 11 天 - 這是一個長土豆。圖片來源:阿雷西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國家科學基金會

接觸雙星小行星 1999 JD6,一個長 2 公里的雙駝峰。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學院和 GSSR

小行星 2017 BQ6 雷達動畫,直徑 200 米,旋轉週期 6 小時。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學院和 GSSR

狗骨狀,216 克利奧帕特拉,長約 150 公里,頂部-雷達影像,中間和底部是模型。克利奧帕特拉甚至有 2 顆自己的小衛星,這裡沒有顯示。圖片來源:阿雷西博和 S. Ostro

小行星 2010 JL33,寬 1.8 公里,可能有撞擊坑(凹陷)。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學院

2011 UW158,延時攝影,直徑 300 米,因其潛在的鉑金含量而被譽為“萬億美元小行星”。圖片來源:阿雷西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