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望遠鏡之僧侶

“如果有一百萬人擁有望遠鏡,並願意讓幾千人透過它們觀看,那麼地球上每一個有眼睛的人都可能看到宇宙” 約翰·多布森,(1915年9月14日 – 2014年1月15日)約翰·多布森的一生就像一部電影劇本。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仙女座星系 (亞當·埃文斯)

“如果有一百萬人擁有望遠鏡,並願意讓幾千人透過它們觀看,那麼地球上每一個有眼睛的人都可能看到宇宙”

約翰·多布森,(1915年9月14日 - 2014年1月15日)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2002年的約翰·多布森(AlanJWylie 在 en.wikipedia 上)

約翰·多布森的一生就像一部電影劇本。他出生於北京,父親是一位音樂家,母親是一位動物學家,他們於 1927 年離開中國前往舊金山。他在伯克利學習化學,1944 年他對東方宗教的興趣使他加入了韋丹塔學會修道院,他在那裡待了 23 年。

鑑於要調和修道院所教內容與科學的任務,他最終開始用他能找到的任何材料製造望遠鏡。透過這些簡易儀器看到的東西深刻地改變了他的世界觀,使他終生渴望與全人類分享宇宙。

到 1967 年,他對天文學的痴迷導致他被逐出教團,一年後,他成立了一個名為舊金山人行道天文學家的團體。他和他的夥伴們走遍美國,最終走向世界,無論哪裡有路人,只要有可能被說服看一看,他們就在那裡架起望遠鏡。他們是共享夜空觀測體驗、連線宇宙的熱情倡導者。

他還找到了一種方法,使最業餘的觀星者也能做到這一點。望遠鏡有各種各樣的設計,但多布森的天才之處在於創新出最簡單的設計之一;找到了一種直接的方法來製造大型、易於使用且廉價的裝置。現在被稱為多布森望遠鏡,這些望遠鏡基本上由一個薄的(因此更便宜的)拋物面鏡組成,安裝在一個稱為地平式支架的簡單支架上(它可以左右旋轉,也可以從地平線指向天頂)。目鏡位於孔徑處,一個簡單的副鏡將大主鏡收集的光線反射到側面。

多布森避開了花哨的材料,證明你可以用膠合板和紙板管制造出優秀的裝置。關鍵是要製造儘可能大、儘可能便攜的“聚光筒”,而不是進行精確的天文測量,而是為了最好地享受夜空的奇觀。

它執行得非常出色。以至於今天,商業生產的、用更精良的材料製成的多布森望遠鏡已成為人們購買第一臺儀器的首選之一。但它們也是業餘愛好者自行製作的首選,其中不乏龐大而富有創意的裝置。

多布森的夢想體現在上面的引言中,並且可能已經接近實現。在他不平凡的一生中,他是許多人的靈感來源,並證明只要我們選擇抬頭仰望,宇宙就觸手可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