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飛船飛掠過宜居行星

呼應一項著名的實驗,OSIRIS-REx 任務將地球視為機會目標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問一位對天文學感興趣的天體生物學家,在過去三十年裡他們最喜歡的研究論文是什麼,他們很可能會說是“伽利略號飛掠地球”。

1990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伽利略號木星探測任務在飛往木星的軌道機動過程中,順道飛掠了地球。在那次近距離飛掠期間——大約在加勒比海上空 960 公里處——伽利略號啟動了其科學儀器。這些資料有助於檢驗任務的系統,但也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來研究地球,彷彿它是一個外星世界。

由卡爾·薩根及其同事撰寫:“從伽利略號宇宙飛船上搜尋地球生命”,於 1993 年發表,是一個美麗的、將思想實驗變為現實的例子,是未來在更遙遠的地方尋找生命的努力的對照實驗。結論結合了對大氣成分(哦,看,甲烷!)、反射率,甚至無線電波的觀測,得出的結論是,這個藍綠色的世界很可能孕育著生命。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這些故事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


快進到 2017 年,9 月 22 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 OSIRIS-REx 小行星取樣任務進行了類似的飛掠。宇宙飛船以大約 11,000 公里的高度掠過地球南極,利用行星引力場來調整其軌道的傾角,目標是離開黃道面,以便在 2018 年 8 月與小行星Bennu會合。

但 OSIRIS-REx 任務並沒有閒著,當它飛速掠過地球時,它啟動了其中一臺成像相機、一臺可見光和紅外光譜儀以及一臺熱(遠紅外)光譜儀,以獲取一組精彩的資料集(如下所示),這些資料集呼應了伽利略號任務研究地球的方式。

以及兩張顯示地球大氣層關鍵成分的美麗光譜。

觀察這些資料,尤其是來自地球的反射光和發射光譜,我們可以立即看到一些誘人的證據,表明這個世界充滿了生物活動。大氣中明顯有氧氣和甲烷的跡象,有大量水蒸氣、臭氧,以及可接受的 13 攝氏度的海洋溫度發射溫度。

這是另一個美麗的,即使是偶然的實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