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測:嗅探與觀測

ExoMars 微量氣體軌道器進入預定軌道並拍攝了一些新照片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儘管歐洲航天局/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的 ExoMars 微量氣體軌道器任務早在 2016 年 10 月就抵達火星(而且,我也沒看出有什麼好的首字母縮略詞),但它在過去的 11 個月裡一直在進入工作軌道。

航天器利用氣動剎車技術將其高度橢圓形的捕獲軌道縮小為相對緊湊、近乎圓形的火星軌道,距地表約 400 公里。這是主要的科學任務配置。雖然軌道飛行器最受關注的科學目標可以說是研究火星大氣中的甲烷等氣體甲烷,但它還搭載了一些其他精巧的科學儀器。

其中之一是 CaSSIS 相機——能夠以約 4.5 米的解析度拍攝行星表面的立體影像。CaSSIS 由瑞士伯爾尼大學開發,自抵達火星以來一直在返回資料,但在新的軌道上,這些圖片呈現出新的細節水平。 使用一組 3 個濾色片——偏向紅色和紅外波段,下圖顯示了位於北部高緯度地區的科羅廖夫隕石坑 40 公里長的區域。 明亮的物質是冰。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裡展示了一個區域的特寫

像這樣的影像將有助於新增到我們日益詳細的火星地圖中。在許多方面,這顆外星表面的地圖繪製已經比地球海底還要詳細。 CaSSIS 資料還將有助於提高我們對火星上水和二氧化碳等揮發物的來龍去脈的理解,並將這些資料與微量氣體的光譜研究聯絡起來。

例如,火星上的甲烷是否來自特定地點?是否有證據表明它可能具有生物起源?

這些都是大問題,隨著 ExoMars 繼續開展工作,我們將越來越接近一些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