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除非你最近幾個月一直與世隔絕,否則你會知道,在2017年9月15日,卡西尼號 探測器——重達2150公斤——將以破壞性的墜入土星大氣層的方式結束其卓越的任務。
在非常真實的意義上,這個機器人探測器最終將成為它自2004年以來一直勤奮研究的系統的一部分。
在邁向那一刻的過程中,卡西尼號 一直在土星周圍進行“ grand finale”軌道飛行,這些軌道將探測器帶到環狀結構內部。這種有利位置(以及那些仍然在環外的有利位置) 正在產生一些真正令人驚歎的影像——也許不是因為它們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展示了土星(儘管有些是這樣),而是因為它們提供了一種新穎的視角,一種藝術家和天體物理夢想家直到現在才想象過的視角。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裡有一些肖像
穿越土星朦朧的高層大氣層的景象,環在陽光照射的地平線上方若隱若現。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學院,空間科學研究所
土星大氣層中近紅外特徵的假彩色檢視 - 顯示行星北半球雲層結構中的帶狀和湍流。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學院,空間科學研究所
陽光照射下的土星,其環仍在夜晚中。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學院,空間科學研究所
在近紅外線下看到的土星北極。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學院,空間科學研究所
在土星北半球的夏季,行星在環上的陰影變短。此檢視來自760,000英里處。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學院,空間科學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