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筆耕不輟

十年間,關於天體生物學、系外行星和宇宙的文字記錄

C. Scharf 2019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2010年代即將結束之際,我想回顧一下過去十年我寫的一些東西——從書籍和文章到研究論文。

實際上,我在這十年開始時還是一個為大眾寫作的新手。早在2010年3月24日,我就在野外以完全業餘的身份開始了我的第一個部落格。那是《生命,無限》的起點。我在那裡的第一篇真正的科學文章?是關於美國宇航局一個在南極羅斯冰架上最不被看好的地點——無風枯地鑽探的專案。

從那時起,事情有了進展,到2011年7月,《生命,無限》被轉移到《大眾科學》新興的部落格網路,並在那裡以某種方式保留了下來。在這一切發生的同時,我也在努力撰寫我的第一本科普書籍:《引力的引擎》,這本書將黑洞視為真實的的天體物理物件,而不是許多故事中近乎神秘的實體。這給了我一個機會來喋喋不休地談論我在該領域的工作,以及一項特別迷人的天文探索,這項探索捕捉到了一個存在於宇宙大爆炸後數十億年的超大質量黑洞的新一面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被寫作的癮頭感染後,我於2012年開始創作《哥白尼情結》,並於2014年上架。這本書探討了我們宇宙意義的棘手問題,或者說缺乏意義的問題,但它是透過系外行星的發現、進化生物學、貝葉斯統計學和宇宙學的視角來研究的。結論是?我們可能是獨一無二的,但並不重要,地球上的生命在四十億年的時間裡開闢了自己特殊的道路,但可能不是唯一發生生命的地方。一路上,我設法在《紐約客》上發表了幾篇文章,實現了一個我從未意識到自己擁有的雄心壯志,並將流星、行星形成和超新星爆炸帶給不同的受眾。

到2015年,我很幸運地參與了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地球生命科學研究所 (ELSI) 的人和專案。我將時間分配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基地和ELSI之間(並積累了大量的飛行里程,對不起,行星環境),這產生了一些關於生命起源問題的有趣工作。這項工作包括試圖塑造一種關於該領域發展方向的認識,以及關於我們如何將行星系統與(未知的)自然發生機率聯絡起來的基礎研究。

在一些漫長的跨太平洋旅程中,我開始創作《可縮放的宇宙》,這是一本完全脫離了插圖書世界的書,由傑出的藝術家Ron Miller和出色的資訊圖表團隊5W Graphics合作完成。在我看來,它真的很好,它實際上跨越了整個物理現實,跨越了63個數量級的尺度。從泡沫時空的亞原子領域,到我們可觀測範圍的宇宙領域。我也在NPR上寫了關於這些概念的文章。

與此同時,我在《生命,無限》上的帖子不斷增加,其他文章也是如此。我最喜歡的一些文章是關於:系外行星的宇宙(在《紐約時報》上),地球上人類存在的當前和未來挑戰(在專案辛迪加上),生命如此外星化,以至於它完全存在於宇宙的數學結構中,以及我們自己龐大的資訊包袱(均在Nautilus上)。

在研究方面,我很榮幸能與優秀的科學家合作進行一些可愛的專案。我們運行了關於緩慢旋轉的類地行星氣候的超級計算機模型。我們對費米悖論的長期問題進行了計算機模擬(找到一個簡潔的“群島”解決方案)。我還研究了一個關於生命如何改變其寄主行星自轉的非常奇特的命題,以及熵的鮮為人知的表親火用如何告訴我們一個行星容納任何型別生命系統的能力。

過去十年中《生命,無限》中的一些有趣的回顧帖子包括:為科學寫作中的隱喻辯護通往火星的漫長而艱難的道路一顆燃燒的行星泛種論悖論星際航行計劃能奏效嗎?以及:真實的擴充套件

最後,對於2020年代,我正在努力創作下一本書。我不想透露太多,但我認為可以肯定地說,這本書將是完全出乎意料的、具有挑戰性的和令人費解的。事實證明,宇宙及其複雜的生命內容隱藏在明處,還有很多新的故事要告訴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