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科學皆隱喻”
蒂莫西·利裡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我們生活在一個優雅的宇宙中。
宇宙就像一場絃樂交響曲。
基因是自私的。
熱力學和引力之間存在著永恆的戰鬥。
您喜歡還是討厭這些說法?對於在描述性科學寫作中是否可以使用隱喻和明喻,閱讀界存在著很大的分歧。甚至對於隱喻最實用的父輩——類比的使用,也會感到惱火。例如,在我 2012 年出版的《引力的引擎》一書中,我透過部署一整艘戰艦的類比、隱喻、明喻以及幾乎所有我能找到的東西(就像我在這裡所做的那樣),來討論已知宇宙中最極端和複雜的天體物理現象——黑洞。在某些地方,這很受歡迎,但在另一些地方則不然。
當然,很容易得意忘形,塗抹太多層隱喻性的比較,直到可憐的讀者不知道是想象自己從宇宙懸崖上掉下來,還是潛入星系際氣體坍塌而成的蛋奶酥中(是的,對不起,那是我)。但有時你真的別無選擇。
微妙的寫作,引導讀者進入一種精心細緻的情感或理智狀態的寫作,當然是更精湛的技藝。一篇用精挑細選的詞語和節奏,喚起人們對超大質量黑洞及其宇宙背景的巨大和異域壯麗的直觀感受的故事,將會非常精彩。但我認為,如何在不讓讀者感到困惑和迷失的情況下完成這項工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難題。
天體物理學、數學、微生物學或量子力學,或者任何科學領域,都建立在枯燥的定量事實之上。如果將其提升到足夠深入的程度,它們也超出了我們的直接物理經驗。這並沒有為精緻的散文提供明確的途徑,儘管我相信如果一個人足夠幸運能夠找到它,它就在那裡——因此我們只能做出一些相當艱難的語言選擇。
這些也是極其複雜的領域,這就是為什麼教科書如此龐大且常常令人麻木的原因。然而,要用詩意的方式捕捉科學的實際機制,透過非隱喻的暗示和含義悄悄地接近主題的生命核心,坦率地說,這將花費超過大多數正常人壽命的時間。隱喻是完成這項工作的重型工具,儘管會帶來一些附帶損害(就像那樣)。
問題在於,雖然特定的隱喻可能對某些人有效,但對另一些人則不然。對於科學家自己來說尤其如此,他們有時缺乏幽默感,甚至只是常識。我曾經寫過一顆垂死的恆星“臃腫且痛風”,因為它的外層大氣膨脹並吹向星際空間。我相當喜歡這個說法。“痛風”總是讓我想起威廉·霍加斯或詹姆斯·吉爾雷,以及他們 18 世紀的諷刺畫作,充滿了奇妙的駭人聽聞的角色。這似乎是喚起人們對一個衰老且,啊哼,相當放屁的恆星物體的感覺的好方法。但是,不,至少對於一位科學家來說,這一切都是錯誤的。他們指出,恆星不可能痛風,因為它們不產生尿酸……
哦,天哪。
我也曾受到批評家的批評,他們希望我在描述黑洞的質量或構成星系的數千億顆恆星集合等事物時,只“堅持數字”。不要談論嗡嗡作響的蜂群,或巨大的蒲公英頭,或旋轉的恆星披薩。根據這些讀者的說法,沒有必要,也不想試圖將這些宇宙結構“拉到地球上”。這是一個公平的觀點,有時你希望感受到這些事物是不可觸及、不可知的。但簡單的真相是,科學家自己也在不斷地使用類比、隱喻手法和明喻。有時,這是建立對問題的直覺的唯一方法,透過將其與另一件事聯絡起來——理查德·費曼也許是這場遊戲中最偉大的玩家之一,他將旋轉的盤子變成了尖端的量子物理學和諾貝爾獎。
我也曾受到挑剔的目光的批評,他們不喜歡任何帶有擬人色彩的東西——約翰·羅斯金的“感情謬誤”。他們抱怨說,不允許將黑洞“怪物化”。星系不能經歷痛苦的瓦解,行星系統不能被稱為凌亂的實體或家庭成員。好吧,好吧,但自從史前時代以來,人類就一直試圖透過尋找擬人化的聯絡來與周圍的世界建立聯絡。這科學嗎?不,尤其不科學,但我們該怎麼辦,只是聳聳肩,將自己與整個自然世界分開——它們和我們?
作為一名在職科學家,我實際上對為自然現象貼上包含一定程度人格的心理標籤沒有任何問題。我喜歡我的黑洞令人恐懼,我的星際氣體稀薄而脆弱。這樣做很可能會強化某種盲目性,但我們並非都是斯波克先生,我們需要結構,我們需要一些可以抓住的東西——只要我們記住偶爾放手。
這就是關鍵所在。如果科學家需要抓住某些東西,那麼世界其他地方呢?定量推理和科學知識並非每個人的強項,也不是每個人日常生活中的經驗(這是一個我們可能會感嘆的事實,但這是事實)。如果一個隱喻即使只對了一半,並且如果它激發了某人的想象力,那麼在我看來這也不錯。當然,它有時會適得其反,使人更加困惑而不是啟發,甚至以不希望的方式動搖科學思想——菲利普·鮑爾在2011 年很好地討論了這一點。
但事實就是如此,人類語言是不完美的,人類大腦也是不完美的。我們都可以看到我們想看到的東西,並錯過我們不應該錯過的東西。一輛不規則駕駛的公共汽車對一個人來說似乎是未來的危險,對另一個人來說只是一輛不規則的公共汽車。一顆憤怒、發脾氣的星星對於一位老師來說是一個詩意的機會,但對於一個厭倦的學生來說,僅僅是一個主序前天體。好的隱喻非常有用,壞的隱喻是痛苦的繞道,但通常意圖是崇高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試圖傳達我們對一個真正浩瀚、複雜且非常有趣的宇宙的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