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以前的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鑑於我們地球家園以及我們人類目前的狀況,推測外星人是否有一天會來吃掉我們(或者,你知道的,做任何同樣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似乎顯得有些多餘。
儘管如此,關於“外星”是否存在任何可能出現並製造麻煩的生物的問題,似乎又一次又一次地出現。例如,這已成為斯蒂芬·霍金經常提及的話題,並且在認真思考這種遭遇結果的嚴肅科學家中,他並非孤例。
與任何試圖解碼完全假設的生命形式的可能思維過程或意圖的努力一樣,選擇——我們可以說——相當寬鬆地受到限制。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同意霍金的一般想法,即如果一個物種不辭辛勞地進行星際旅行(而不是派遣機器人科學探測器),那麼他們想要的不僅僅是為下一版《銀河系孤獨星球指南》提供一些有趣軼事。
但與許多好萊塢風格的科幻故事相反,我懷疑外星物種最需要的是通常的套路:水(什麼,宇宙中最豐富的化合物之一?)、人類奴隸(說真的,你可以穿越星際空間,還需要奴隸?),或者某種神秘的“生命力”要從我們所有人身上吸取(不,絕對不行)。
一個半合理的動機實際上可能是需要一個功能正常的生物圈,因為外星人的母星已經崩潰了。儘管如此,如果你可以(為了論證)在一艘母艦上維持生命數十年,甚至數百年,那麼對行星的需求會如此迫切嗎?也許會。任何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痛苦地意識到,行星生態系統,充滿了化學迴圈、光合作用和適度穩定的氣候體制,實際上非常有用,難以複製,並且可能是金錢能買到的最好的生命支援系統。
當然,如果土著生命形式不包括任何特別智慧的生物,那麼建立殖民地就更容易,因此成本效益分析必須包括處理可能妨礙你的當地人的努力。選項 A 是嘗試友善並希望被邀請共存,選項 B 是遵循人類在過去幾千年裡成功且可悲地對彼此所做的事情的模板:“我知道你先來的,但現在這是我們的了,我們將讓它變得偉大(再次)”。
這引出了我這篇文章的真正重點。如果一個物種進行星際旅行並以敵對方式出現的最大動機是因為他們的家園系統無法再支援他們,那麼我們應該嘗試找到那些看起來生命即將消亡的附近系外行星。
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還很遙遠,請耐心聽我說。假設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確實有能力確認系外行星上存在生物圈,並且我們已經改進了我們的技術,以便我們可以測量工業汙染、氣候變化,甚至可能是活躍技術的紅外過量等物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或許能夠衡量生命將事情搞砸的可能性。
有了這些資訊,我們可以進一步推斷,這些淒涼世界上的技術物種將打包行李並尋找新家園的可能性。而且,考慮到這將告訴我們最佳的尋找方向,我們或許能夠接收到星際發射、減速或其他活動的跡象。
就是這樣。避免敵對外星人入侵,或至少提前預警的最佳方法是繼續資助所有精彩的系外行星科學研究;這些研究將同時解答許多其他至關重要且有趣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