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火星,再見,火星

當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任務著陸火星時,它的同伴繼續航行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今天對於太空探索來說是忙碌的一天。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探測器不僅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而且該任務的部分支援系統首次也是最後一次近距離窺視這顆紅色星球。

早在2018年3月,我在這幾個頁面上的一篇較早的文章中,寫過關於兩個立方體衛星,它們將跟隨洞察號穿越行星際空間。火星立方體一號 (MarCO) 任務一部分是技術實驗,一部分是洞察號本身的支援基礎設施。

洞察號登陸火星期間,公文包大小的 MarCO 航天器充當了資料中繼,使用其特殊的扁平天線將資料傳回地球。兩天前,仍在距離火星 31 萬英里的地方,MarCO-B 發回了這張廣角影像,顯示了其高增益天線的一部分(右)和天線饋送和隔熱毯(左),以及正在接近的火星(左下/中心)。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是,以大約 3,500 公里的最近距離掠過火星意味著這些小型飛行器永遠不會停留。相反,它們現在正以橢圓軌道繞太陽執行。但在它們這樣做之前,其中一個 - MarCO-B,發回了下面的影像。

以今天的標準來看,這是一張非常粗糙的影像——感覺就像早期太空探索的先驅視角。但它也高度喚起了宇宙之旅的現實;來自一個塞滿了不安、聰明,有時又很棒的物種的技術的小型探測器對另一個世界的最後一次模糊的瞥視。這感覺像是一場真正的冒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