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圖片來源:NASA/海洋生物處理組,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
在安德烈·塔科夫斯基1972年的電影《索拉里斯》(根據斯坦尼斯拉夫·萊姆的小說改編)中,有許多場景展示了同名外星行星上漩渦狀的海洋。這些鏡頭極具暗示性(正如劇情所需),暗示著某種活著的、某種有意識的東西。每次我在電影中看到這些場景,都會感到脊背發涼。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當我看到上面的影像時,我立刻產生了相同的反應。但這不是幻想中的外星行星,而是福克蘭群島和南喬治亞島之間的南大西洋,透過一組可見光和近紅外感測器拍攝。這些資料是由NASA-NOAA的Suomi NPP衛星上的可見光紅外成像輻射儀套件(VIIRS)儀器在幾周前的2015年11月採集的。
引人注目的綠色漩渦和羽狀物是南部春季浮游植物的爆發。數千種微小的海洋生物利用葉綠素和其他輔助色素,並利用光合作用構建有機分子。它們是全球碳迴圈和食物鏈中的關鍵成分,它們的種群對上層海洋的營養成分高度敏感。
這是另一個例子,這次是在日本北部以東的太平洋。來自寒冷、高鹽度的北極洋流和來自南方的溫暖洋流的交匯處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渦流,有助於聚集浮游植物——形成了這個巨大的色素螺旋。
地球不是像索拉里斯行星那樣有感知能力的存在,但它確實是一個被強大現象——生命——所掌控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