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圍繞土星軌道執行十多年後,卡西尼任務正在進行最後幾次“家訪”,然後在2017年“盛大謝幕”中墜入土星大氣層。
在這些軌道機動中,最後三次飛越冰冷的衛星土衛二——我們太陽系中最非凡的地方之一,一個內部液態水海洋定期噴發到地表,形成了土星巨大的E環。感謝卡西尼號的觀測和發現,這顆直徑500公里的衛星已成為太陽系探測的主要天體生物學焦點。
最令人興奮的飛越很可能是在10月28日,屆時卡西尼號將俯衝到距土衛二活躍的南極地區——間歇泉的所在地——49公里(30英里)以內。但是卡西尼號剛剛在10月14日的飛掠中訪問了北部極地區域,這次飛掠使其距離地表1900公里以內,從而能夠獲得該衛星部分前所未有的影像。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已知衛星表面上的其他區域覆蓋著冰層中的裂縫或裂縫網路。現在看來,這些特徵一直延伸到遙遠的北部,並且它們呈現出顯著的薄“切片”狀裂縫的緊密排列模式。土衛二的北部隕石坑也更多——表明這是一個稍微古老的區域,尚未被冰火山活動或冰構造“重新整理”。但是裂縫的網狀網路似乎覆蓋或嵌入在大多數情況下的隕石坑特徵中。
這一切意味著什麼?目前尚不清楚,但這些特徵可能與內部海洋以及土衛二冰殼的運動和歷史密切相關。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們為進一步瞭解這顆非凡衛星的更深層機制提供了希望。
以下是一些卡西尼號北部飛掠影像,其中一些尚未經過處理(針對曝光和航天器的運動效應進行校正),它們涵蓋了電磁頻譜的各個部分,包括紫外線、紅外線和可見光。
北緯地區 - 使用卡西尼號宇宙飛船窄角相機於 2015 年 10 月 14 日在距離土衛二約 6,000 英里(10,000 公里)處拍攝的可見光 + 紫外光影像。影像比例為每畫素 197 英尺(60 米)(來源:NASA/JPL-Caltech/空間科學研究所)。
顯示裂縫網路的未校準影像。可見光和紅外波段(來源:NASA/JPL-Caltech/空間科學研究所)。
顯示裂縫網路的未校準影像。可見光和紅外波段(來源:NASA/JPL-Caltech/空間科學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