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任務是近期歷史上最令人興奮的太空科學探索之一。 該任務於2004年從法屬蓋亞那的熱帶海岸發射,歷時十年才到達其目標: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 除了投放了一個大膽但 僅部分成功 的著陸器“菲萊”之外,主探測器還花費了兩年時間,積累了關於彗核的影像、光譜、氣體和粒子成分以及雷達探測的非凡資料集。
最終的羅塞塔影像存檔現已釋出,其中有一些真正的珍品。
例如,看看下面這張影像。 這是一張瘋狂的 67P 彗星頸部的照片——看起來像是彗星版的“平衡石”(我們在地球荒野中看到的那種東西)。 這一定是構成彗星的其中一層的一部分,周圍環境被侵蝕,或者是早期翻滾和 滑落的結果。 儘管 67P 的引力場非常微弱,約為地球表面加速度的萬分之一,但仍然足以將物質粘合在一起——包括這個天然基座。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但這裡還有其他東西。 在左上方隱約可見的是“菲萊”著陸器的蹤跡,它仍然歪斜地停留在表面上。 這是一個宇宙版的“世界在哪裡?”(或彗星)挑戰。 答案在下面。
觀察彗核,影像比例為每畫素 4.6 釐米。 圖片來源:ESA, Rosetta, MPS for OSIRIS Team MPS, UPD, LAM, IAA, SSO, INTA, UPM, DASP and IDA (CC BY-SA 4.0)
如果您沒能發現“菲萊”的蹤跡(不容易),這裡是答案
“菲萊”的一條腿從其 resting place 伸出來。 圖片來源:ESA, Rosetta, MPS for OSIRIS Team MPS, UPD, LAM, IAA, SSO, INTA, UPM, DASP and IDA (CC BY-SA 4.0)
這裡還有幾張從浩如煙海的線上存檔中提取的影像,包括這張整個彗核(由廣角 NAVCAM 拍攝)本身看起來像一塊平衡石的影像。
這張照片顯示了從彗核中噴出的揮發物羽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