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暗能量似乎並沒有抑制恆星形成
如果我們生活在多重宇宙的一部分,那麼其他宇宙可能含有更多的空間膨脹暗能量,這可能會改變可識別的“生命承載”環境的可能性。但是Salcido 等人報道的一輪計算機宇宙模擬表明,即使暗能量增加一百倍,其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恆星和行星可能仍然能夠形成。那麼,為什麼我們生活在一個暗能量如此之少的宇宙中呢?
在火星上鑽探吧,寶貝!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過去的 18 個月中,NASA 的“好奇號”探測器的岩石鑽頭一直工作不正常——無法伸出鑽頭周圍的穩定支柱。現在,已經測試了一個變通方法(在今年早些時候的調整之後),並且可以使用機械臂本身將鑽頭推入表面,從而恢復到有用深度的鑽探。將樣本送入探測器的化學分析儀 (ChemIn) 仍然很棘手,涉及直接從鑽頭滴落,但看起來很有希望。
木衛二的間歇泉?
對伽利略號木星探測任務(1995-2003 年在木星系統中)的舊磁場和等離子體資料進行的偵探工作為木衛二這顆冰冷的衛星存在活躍的類間歇泉噴發提供了支援。在以約 400 公里高度飛掠木衛二期間,航天器外部的磁場和等離子體密度都發生了顯著變化。這些變化與早期關於噴發羽流的說法一致,包括來自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資料。但即使木衛二是活躍的,也不清楚噴發物質(據推測富含水)是來自木衛二的內部海洋還是更靠近地表的結構。
外星小行星?
小行星 (514107) 2015 BZ509——一塊 3 公里大小的物質——在大約木星的距離繞太陽執行,但它以逆行路徑執行,方向與所有行星相反(您也可以將其視為具有完全“傾斜”的軌道)。解釋這一點是一個挑戰。Namouni 和 Morais 的一項新研究研究了該軌道的穩定性,並表明它既非常古老,又是從星際空間捕獲的——一個闖入太陽系的闖入者。這是一個有趣的可能性,但我們仍然對我們太陽系早期的動力學知之甚少,因此也可能存在更“內部”的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