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噴射

近地小行星本努似乎正在噴射出意想不到的粒子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上,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如果說太空探索中有一件確定的事情,那就是大自然總會找到新的方法給我們驚喜。

美國宇航局(NASA)的OSIRIS-REx任務於2016年發射,並於2018年12月到達其目標,近地碳質小行星本努。OSIRIS-REx的主要目標之一是樣本返回。一個機械臂和取樣系統將與小行星的表面接觸,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樣本將被存放並於2023年帶回地球。

但事實證明,本努比預期的要棘手和有趣得多。它直徑僅約492米,是一個相當小的天體,而OSIRIS-REx目前擁有迄今為止探索太陽系天體太空任務中圍繞本努的最小軌道 - 僅為1.6公里。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可以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目前,從這種近距離觀察中,有兩個發現尤為突出。首先,本努的岩石非常多——它的表面佈滿了巨石,形成了意想不到的粗糙且多變的地形。這可能對樣本返回的“著陸”操作構成挑戰,該操作需要清晰地接近可以捕獲的細粒度物質。

但同樣出乎意料的是,本努現在也似乎是“活躍”的。具體來說,早在1月份,任務科學家就發現本努正在產生“羽流”粒子,或噴射事件。小塊物質正在從小行星的表面週期性地向外丟擲,並擺脫其微弱的引力。一張影像顯示了這樣一個羽流(結合了小行星的短曝光和極微弱粒子的長曝光)

目前已經觀察到十一次這樣的事件。這使本努進入了相當精銳的“活躍”小行星俱樂部 - 這些天體顯示出物質噴射的證據。並非所有粒子都逃脫了小行星,許多粒子似乎在被抬升一段時間後又會落回,這意味著本努用卵石狀物質“自我重新整理”其表面。

是什麼導致了這些噴射?我們不知道,但這似乎與本努在其繞太陽軌道的一部分期間的加熱有關。對於太陽系中的其他活躍小行星,可能的解釋包括:撞擊噴射和破裂、靜電排斥、旋轉不穩定性、輻射壓力、脫水應力和熱裂,甚至小行星冰的蒸發(昇華)。

近距離研究這種現象是一個獨特的、意想不到的機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