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號的全新十億英里征程

NASA 的新視野號團隊決定了他們的下一個目標,一個經典的柯伊伯帶天體,預計在 2019 年 1 月可以到達,但該機構仍需批准這項擴充套件科學任務的資金

鳴謝:NASA/JHUAPL/SwRI/Alex Parker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當你在行星際空間飛行了 30 億英里後,你會做什麼?

繼續前進。

儘管 NASA 的新視野號任務才剛剛開始傳輸來自其與冥王星-卡戎系統歷史性相遇詳細科學資料(速度慢得令人難以忍受,只有每秒 2 千位元),但航天器團隊一直在努力做出一個關鍵且時間緊迫的決定。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人們一直希望新視野號能夠部署其儀器來研究柯伊伯帶中更遠的天體。但早在 2014 年初,天文學家和行星科學家是否能夠在任務(由於其有限的機載燃料資源)可以合理調整的軌道範圍內找到任何合適的候選者尚不清楚。儘管使用地球望遠鏡進行了搜尋,但很明顯,我們對小於冥王星(但仍然足夠大以供研究)的天體數量的理解是不完整的,因為候選者供不應求。

在 2014 年夏天,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進行了一次有點像最後一搏的嘗試,令人非常欣慰的是,最終發現了五個貌似可行的目標,其中兩個後來被證實適合攔截。

其中第一個,稱為 PT1(潛在目標一)或更正式的名稱 2014 MU69,現已被選為新視野號的下一個目標。

據信該天體的直徑最多為 30 英里——類似於類固醇上的彗核——並且只有冥王星大小的 1%。換句話說,它與冥王星完全不同,但它可能是大約 45 億年前幫助形成冥王星本身的那種天體,並且新視野號只需在行星際道路上再行駛十億英里即可到達。

PT1 的確切位置在這段精彩的動畫中顯示為沿擬議航天器軌跡的較亮的橙色點。

環狀的橙色點“雲”代表了“經典”柯伊伯帶天體的推測分佈——已知的用較大的白點突出顯示,PT1 用更亮的橙色表示。顯示了主要的行星軌道,以及已經與冥王星軌道相交的新視野號軌跡(鳴謝:Alex Parker)


為了確保新視野號在 2019 年初飛掠 PT1,航天器必須在今年 10 月和 11 月使用其肼燃料發動機進行一系列 4 次機動。這就是為什麼這個決定是時間敏感的。就目前而言,到達 PT1 大約需要剩餘燃料的 30%,為未來的探索留下了充足的空間。

地球上的一個障礙是,NASA 仍然必須批准並找到資金來支援這項擴充套件的科學任務,因為該機構被迫精簡運營(NASA 每年總共僅獲得聯邦預算的 0.5%)。我們只能希望人類首次訪問古老的柯伊伯帶,以及關於我們自身起源的新線索,不會因成本而被阻礙,而這些成本甚至低於一些富人似乎花費在庸俗的豪宅和其他小飾品上的費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