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為什麼所有的巨型樹懶都滅絕了?古生物學家們幾十年來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以及漫遊美洲的其他魅力十足的冰河時代哺乳動物的命運,其中飢餓的人類捕獵和氣候變暖帶來的生態變化是最明顯的罪魁禍首。通常人們會把其中一個因素排除在外。但是現在,古生物學家傑西卡·梅特卡夫和一個跨學科的同事團隊為近幾年興起的一種假設增加了新的證據。至少對於南美的巨型哺乳動物來說,將如此多的物種推向滅絕的並非僅僅是氣候變化或人類。而是兩者都有。
關於是什麼導致了世界猛獁象和劍齒虎消失的爭論,大多集中在美洲。這是因為人類在北美和南美的出現似乎與恐狼和當地馬匹的滅絕時間非常接近。然而,這是一種模式,而不是一種解釋,而隨著分析和發現的深入,大局已經發生了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梅特卡夫和她的合著者並沒有發現由貪婪的人類主導的閃電戰。刃齒虎(Smilodon populator)及其鄰居的消失更為複雜。
在從巴塔哥尼亞發現的89具冰河時代哺乳動物骨骼中獲得遺傳片段,並從同一地區的71具骨骼中獲得放射性碳年代測定資料後,研究人員發現南美洲的急劇滅絕脈衝發生在約12280年前。這發生在人類首次到達這片大陸的1000到3000年之後。事實上,直到氣候開始變暖時,滅絕的邊緣才開始逐漸淘汰較大的物種。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南美大型動物群的滅絕。來自梅特卡夫等人,2016年。
南美洲失去了52個獨特的大型哺乳動物屬。梅特卡夫及其合著者在他們的研究一開始就寫道,這是所有大陸上看到的最嚴重的損失。沒有單一的觸發因素可以解釋動物群的毀滅。考古遺址顯示,人類確實捕獵了一些南美大型哺乳動物,但這不足以使如此多的物種走向滅絕。人類和巨型樹懶和劍齒虎等動物至少共存了一千多年。
氣候變化改變了這種情況。隨著南美洲變暖,以山毛櫸樹為主的森林開始蔓延。大型哺乳動物面臨著適應或死亡的反覆壓力,但在一個不斷變化和縮小的棲息地中,人類的捕獵造成了更大的損失。透過例如推倒樹木或傳播種子來改變棲息地的關鍵物種的喪失,進一步加劇了崩潰。最終,不幸的偶然事件給我們留下了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幾乎在昨天就消失的動物的幽靈。
參考文獻
Metcalf, J., Turney, C., Barnett, R., Martin, F., Bray, S., Vilstrup, J., Orlando, L., Salas-Gismondi, R., Loponte, D., Medina, M., De Nigris, M., Civalero, T., Fernández, P., Gasco, A., Duran, V., Seymour, K., Otaola, C., Gill, A., Paunero, R., Prevosti, F., Bradshaw, C., Wheeler, J., Borrero, L., Austin, J., Cooper, A. 2016. 在最後冰期消退期間,氣候變暖和人類活動在巴塔哥尼亞巨型動物群滅絕中的協同作用。科學進展。doi:10.1126/sciadv.15016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