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入勝的拖痕

一塊罕見的化石記錄了侏羅紀時期一個平靜的瞬間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對史前生命的設想充滿了暴力和戲劇性。捕食者與獵物之間的鬥爭,以及競爭對手之間的爭鬥,都是構想遙遠過去的經典素材。當我們看到牙齒、爪子、尖刺和盔甲時,我們不禁會想象它們是用來做什麼的。但這些野蠻的時刻並不是史前世界的全部。在德國的一項不尋常的發現提醒我們,中生代也有平靜的時刻。

古生物學家迪恩·洛馬克斯及其同事描述的這塊化石,記錄了侏羅紀時期在石灰岩中連續的幾個瞬間。這個故事很容易理解。細而平行的線條構成了化石的大部分,延伸超過28英尺。在那道拖痕的末端,靜靜地躺著菊石Subplanites rueppellianus的殼。

菊石拖痕。圖片來源:Lomax et al 2017

如果菊石在留下拖痕時還活著,那麼這將被視為遺蹟化石——活體動物行為的印記和其他跡象。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洛馬克斯及其同事指出,Subplanites在留下拖痕時可能已經死亡。當這些菊石死亡並迅速被掩埋時,它們會儲存下堅硬的下顎。在這種情況下,Subplanites缺少下顎,表明它一定是在腐爛過程中脫落的。事實上,當頭足類動物腐爛時,貝殼內部產生的氣體可能賦予了它足夠的浮力,使其能夠漂浮很長一段距離,越過古代海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洛馬克斯及其合作者在論文的結尾寫道,“MCFO 0492 代表了迄今為止最長的由死亡動物創造的化石拖痕,末端還完整地儲存著該動物。” 它不能告訴我們任何關於 Subplanites 行為的資訊。但與其他的拖痕、彈跳痕跡和滾動痕跡一樣,像這樣的化石仍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瞭解失落世界的視窗。如果你能夠回到侏羅紀的海洋中,跪在海底,你可能不會被捕食狂潮所包圍。更可能的是,你會看到一隻死去的菊石在悠閒地漂過,提醒我們化石記錄不僅僅是關於弱肉強食的自然法則。

參考文獻

Lomax, D., Falkingham, P., Schweigert, G., Jiménez, A. 2017. 德國上侏羅統索爾nhofen石印灰巖中 8.5 米長的菊石拖痕PLOS ONE。doi: 10.1371/journal.pone.01754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