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當我聽到“劍齒”這個詞時,我的腦海立刻跳到偉大的劍齒貓科動物,它們用令人印象深刻的獠牙切開喉嚨和腹部。但這隻代表了一個譜系和一種成為劍齒動物的方式。早在2.65億多年前,最早長出劍齒的生物之一是一種食草動物,它可能將其令人印象深刻的牙齒用於競爭而非食肉。
這種黎明時期的劍齒動物,蒂亞拉頜齒獸,由胡安·卡洛斯·西斯內羅斯和合作者在2011年命名。它是一種合弓綱動物——一種比爬行動物更接近我們早期祖先的原哺乳動物——更具體地說,它屬於一群被稱為無齒獸類的植物啃食者。
在巴西發現的蒂亞拉頜齒獸與在南非大約相同年齡的岩石中發現的另一種動物非洲異頭獸極其相似。除了顎部類似臼齒的牙齒外,它們在下頜中都有擴大的頰齒,有助於形成研磨面。這些是最早能夠咀嚼食物而不是撕碎併吞嚥下去的原哺乳動物。但它們的咀嚼方式與我們不同。那些下牙與顎部類似臼齒的牙齒相互研磨。想象一下,如果你的頜骨被重新排列,使你的下臼齒與口腔頂部的另一組牙齒相鄰。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如果它們不是在曾經是不同盆地的地方被發現的,這兩種原哺乳動物可能會被認為是同一屬的不同物種,甚至只是一個物種的變種。就目前而言,它們被兩個因素區分開來——地理位置,以及蒂亞拉頜齒獸令人印象深刻的獠牙。
蒂亞拉頜齒獸的骨骼。圖片來源:Cisneros et al. 2015
對於劍齒的定義沒有標準。這個名稱已被應用於犬齒只是看起來有點長的動物,以及像蒂亞拉頜齒獸這樣的物種,它們的獠牙是動物頭骨高度的120%。即使蒂亞拉頜齒獸的獠牙相對強壯,西斯內羅斯和合作者寫道,這種原哺乳動物的其他牙齒表明它以二疊紀的綠色植物為食。那麼,為什麼這個物種進化出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的牙齒呢?
蒂亞拉頜齒獸可能用它的劍齒來切割植物而不是肉。然而,西斯內羅斯和同事沒有發現牙齒上有任何磨損的證據,表明它會刺穿或切割植被。相反,研究人員寫道,現代劍齒食草動物可能掌握著答案。雄性麝和麂子有類似蒂亞拉頜齒獸的細長犬齒,當它們在交配季節變得興奮時,它們會互相炫耀獠牙。如果視覺威懾不起作用,鹿會互相抓撓側腹,直到其中一方放棄。
令人沮喪的是,迄今為止只發現了一隻蒂亞拉頜齒獸。我們尚不清楚長獠牙是雌雄獨有還是雌雄都有。與往常一樣,我們需要更多的化石。但是,在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這種原哺乳動物用牙齒進食或防禦的情況下,展示是主要的假設。想象一下,兩隻奇怪的矮胖哺乳動物面對面,炫耀它們的獠牙,這種戰鬥形式將在隨後的2.65億年中一次又一次地進化。
參考文獻
Cisneros, J., Abdala, F., Jashashvili, T., de Oliveira Buena, A., Dentzien-Dias, P. 2015. 蒂亞拉頜齒獸和非洲異頭獸,兩種來自岡瓦納二疊紀的具有牙齒咬合的奇異無齒獸類(合弓綱,獸孔目). 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 doi: 10.1098/rsos.150090
[這篇文章最初發表於《國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