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很難不喜歡關於久別重逢的愛人的故事。儘管經歷了時間和機遇,他們還是找到了回到彼此身邊的路,重申他們的 bond。也有像這樣的化石故事。這樣的故事可能沒有那麼純粹的浪漫,但看到恐龍的頭部與其身體在分離近一個世紀後重新結合,仍然溫暖我的心房。
早在1920年,當古生物學家喬治·F·斯特恩伯格在現在艾伯塔省恐龍省立公園的區域內搜尋恐龍時,他挖掘出了一隻圓頂 crested 鴨嘴龍的顱骨。他的同事查爾斯·吉爾摩後來用這個化石將這種恐龍命名為Corythosaurus excavatus(挖掘冠龍)。但這隻恐龍還有更多的部分嗎?斯特恩伯格沒有留下好的筆記——這是現代古生物學家非常討厭的——所以沒有辦法判斷這個顱骨是否是全部,或者是否還有其餘部分被遺留下來。現在古生物學家凱瑟琳·布蘭布林和她的同事認為他們知道答案。
這隻奇特的、無頭恐龍的蹤跡在1992年再次出現。在那一年,對一個名為 Bonebed 50 的地點的檢查發現了一個鴨嘴龍骨骼的前部,該骨骼之前被挖掘出來並被遺棄,包括一個下頜骨。齒骨被收集起來,但沒有人太在意這個骨骼,它被留在原地供遊客觀看。
一點點的侵蝕改變了故事。布蘭布林和她的合作者寫道,2011年,在這個骨床中發現了來自1920年的石膏碎片和報紙剪報。斯特恩伯格來過這裡。即使斯特恩伯格不太擅長做筆記,但歷史記錄清楚地表明,他是當時在該地區工作的唯一採集者,並且他在1920年季度唯一重要的鴨嘴龍發現就是後來成為Corythosaurus excavatus(挖掘冠龍)的顱骨。一旦建立聯絡,阿爾伯塔大學的一個小組就收集了鴨嘴龍骨骼的其餘部分,希望能夠儲存正模標本的其餘部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斯特恩伯格的時代,獵取頭部很常見。尤其是鴨嘴龍和角龍,似乎在相對相似的骨骼底盤上有著截然不同的頭骨,因此頭骨比整個骨骼更重要。 (即使在現代對新鴨嘴龍和角龍的描述中,頭骨和顱後骨骼都被收集,重點也放在頭骨上,而身體的其餘部分通常被視為解剖學上的事後想法。)但即使考古學的點滴似乎將Corythosaurus(冠龍)顱骨與最終在2012年挖掘出的身體聯絡起來,古生物學家如何才能確定呢?這就是布蘭布林及其同事的新研究就派上了用場的地方。
Corythosaurus excavatus(挖掘冠龍)的頭骨。 圖片來源:Bramble et al. 2017
布蘭布林及其同事使用頭骨、1992年收集的齒骨和2012年挖掘的骨骼,研究了其他鴨嘴龍骨骼的比例,以檢視各個部分是否在屬於同一個個體的正確範圍內。支援關聯的一個細節是,所有部分似乎都來自身體的右側。齒骨似乎也與顱骨在解剖學和統計學上非常吻合。棘手的是骨骼的其餘部分。例如,股骨的測量結果略大於根據頭骨大小估計的尺寸,但仍在鴨嘴龍的變異範圍內。總而言之,布蘭布林及其合作者寫道,“齒骨和顱後骨可能與UALVP 13頭骨屬於同一只恐龍,這是合理的。”
這種聯絡不如兩塊骨頭完美契合那樣清晰,但仍然有充分的理由表明 Bonebed 50 中的身體與孤立的Corythosaurus(冠龍)頭骨相符。如果確實如此,那麼這將為古生物學家提供更詳細的樣本,以檢查Corythosaurus excavatus(挖掘冠龍)是否應該作為一個單獨的物種存在,或者像大多數專家所接受的那樣,是另一種Corythosaurus(冠龍)物種的同義詞。但即使這個問題永遠無法解決,這項新的研究也給了我們希望,即被獵取頭部的恐龍可能能夠再次完整。任何古生物學家都不得分離生物學結合在一起的東西。
參考文獻
Bramble, K., Currie, P., Tanke, D., Torices, A. 2017. 將“獵頭”Corythosaurus excavatus (Dinosauria: Hadrosauridae) 正模標本頭骨與其齒骨和顱後骨重新結合. Cretaceous Research. doi: 10.1016/j.cretres.2017.04.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