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戰爭野獸之戰

多角、劍齒草食動物為古生物學最偉大的衝突之一拉開序幕

Uintatherium

奇異的草食動物恐角獸。

布萊恩·斯威特克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幾年前,在我被他介紹認識一塊精美的鱷魚化石後不久,耶魯大學皮博迪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藏品經理克里斯托弗·諾里斯 (Christopher Norris) 帶我進入一個堆滿了化石的明亮房間。我以前見過類似的倉庫。和往常一樣,較大的標本被小心地包裹在精心製作的石膏套中放在架子上,而較小的骨骼則安全地鎖在帶有諸如“merycoidodontoidea”和“borhyaenidae”等科學術語的金屬櫃中。但是,沿著左牆排列的一系列凹凸不平的頭骨立即引起了我的注意。這些是偉大的恐角獸,耶魯大學的 O.C. 馬什 (O.C. Marsh) 曾奮力捍衛它們免受其主要競爭對手的侵害。

我不確定為什麼我對恐角獸及其親屬如此著迷。也許是因為這種野獸製作粗糙的模型經常被包含在我從超市買來的裝滿恐龍的塑膠釘袋中,儘管恐角獸是一種哺乳動物而不是統治爬行動物。或者也許是因為《最後的恐龍》,其中一個衝鋒的木偶恐角獸被誤認為是有角恐龍。 再次,這樣的錯誤本身可能就是一個線索。恐角獸及其在恐角目 – 可怕的角 – 中的親屬是非鳥類恐龍退出進化舞臺後最早出現的一些大型哺乳動物,它們頭骨上的成對突起、長長的劍齒和犀牛般大小的組合可能使它們看起來足夠像恐龍,從而刺激我大腦中對三角龍和劍角龍影像產生反應的相同部分。我後來才瞭解到古生物學家們為這些古老的哺乳動物進行了多麼激烈的戰鬥。

如果你對古生物學歷史有所瞭解,你無疑知道奧塞內爾·查爾斯·馬什 (Othniel Charles Marsh) 和愛德華·德林克·科普 (Edward Drinker Cope) 的名字。這些 19 世紀後期的科學家們互相發動了偉大的“骨骼戰爭”,他們都試圖超越對方,成為美國史前生命的首要專家。兩人開始“激烈戰爭”的確切日期和時間已淹沒在歷史長河中。一個合理的起點是馬什收買科普的一個線人,將化石輸送到他在紐黑文。科普公開出醜,將蛇頸龍的頭裝在海洋爬行動物的錯誤一端,這並沒有對事態有所幫助。但是,無論最初是什麼引發了將貫穿兩人一生的尖刻,他們的出版記錄表明,兩人都選擇了恐角獸及其同類作為他們的第一次重大科學對決。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菲爾德博物館的恐角獸頭骨。圖片來源:布萊恩·斯威特克

關於恐角目的爭鬥始於約瑟夫·萊迪 (Joseph Leidy)。萊迪是一位費城博學家,他不如科普或馬什那樣好爭吵,但他仍然看到他們兩人——無論是好是壞——都即將點燃古生物學之火。如果萊迪要繼續在古生物學上留下自己的印記,他就必須迅速行動,在科普和馬什席捲而來之前確定科學領域的名稱和界限。因此,甚至在他 1872 年從懷俄明州布里傑堡的化石收集之旅回家之前,萊迪就簡要描述了他的團隊在該地區發現的兩種哺乳動物化石。萊迪根據一個頭骨和肢骨,命名了Uintatherium robustum,並且,由於沒有意識到它屬於同一種動物,他用一顆牙齒建立了另一個名為Uintamastrix taro的物種。

歷史學家基思·湯姆森 (Keith Thomson) 在他的著作《乳齒象的遺產》中敘述了隨後的衝突。直到 1872 年,萊迪已成為美國許多哺乳動物化石的實際權威。科普和馬什專注於不同種類的史前爬行動物、魚類和鳥類。無論是故意的還是透過其他不希望介入兩者的專家,他們都找到了一種通常避免彼此衝突的方法。但是,從西部湧入的大量奇異哺乳動物將科普和馬什捲入了一場倉促描述和匆忙分類的惡性旋風之中。

萊迪、科普和馬什為恐角目爭論不休是有道理的。這些是壯觀的動物,與之前或之後見過的任何動物都不同。命名它們是一個控制問題,對於科普和馬什來說,誰聲稱擁有它們,誰就會在提升自己聲譽的同時,也玷汙他們遲鈍的競爭對手的聲譽。電報似乎是完成這項工作的完美工具。就在萊迪命名恐角獸的同一年,科普向美國哲學會發了一份電報,宣佈他發現了三個新物種和一個新的相關動物屬。

不幸的是,對於科普來說,科學的細枝末節無法透過電報很好地傳達。所有的名字都變得含糊不清,正如湯姆森所敘述的那樣,學會的秘書告訴他的同事們,名字的準確拼寫必須等到科普回來才能確定。與此同時,馬什已經在嘗試一種不同的技術。他在一本名為《新生代哺乳動物初步描述》的專著中添加了出版日期的註釋,記錄了他宣佈新化石名稱的小冊子何時分發。對這些生物的詳細描述是後來才考慮的事情。確定名稱是關鍵部分。

頭銜迅速積累。除了萊迪的恐角獸Uintamastrix之外,科普還增加了LoxolophodonEobasileus,而馬什建立了DinocerasTinoceras。(這甚至還不包括分配給其中一些物種的多個物種。)但是,人們很快就清楚地認識到,這些始新世動物彼此之間即使有差異,也幾乎沒有差異。屬和種的數量少於已命名的數量,但是誰可以正確地聲稱擁有這些生物呢?

透過匆忙命名這些化石,科學家們用墨水、紙張和電報線創造了一個怪物。整理混亂的局面只是為科普和馬什提供了新的機會,讓他們互相利用這些野獸。馬什是第一個嘗試的人。1872 年 12 月,他抨擊了科普的研究,並堅稱他的名字DinocerasTinoceras是所有“有角長鼻類動物”的正確名稱。

科普在四月份反擊。不出所料,他堅稱他的名字——以及萊迪的恐角獸——是正確的,而馬什的是錯誤的,儘管他勉強接受了馬什關於將恐角目作為該群體名稱的建議。馬什不是一個會對此類侮辱置之不理的人,他繼續了自己的行動。這是一場徹底的火車失事,他們的同行無法視而不見。

然後,馬什更進一步,不僅堅持認為科普的科學是劣質的。他還攻擊了科普對優先權的聲稱。如果馬什能夠證明他首先正確地發表了化石的名稱,那麼科普將無力招架。

電報是科普的弱點。Loxolophodon是在傳送第一個拼寫錯誤的電報時命名的嗎?還是在收到電報時?還是在科普論文的初稿被閱讀時?還是在報告的小冊子被所有競爭方收到時?何時?!美國哲學會就這個嚴重的問題舉行了一次會議,但沒有達成任何決議。湯姆森報告說,主要後果是科普停止嘗試透過電報命名物種,而馬什撰寫了一部關於恐角目的大型專著,以鞏固他對這些野獸的所有權,即使萊迪的恐角獸在競爭中的眾多名稱中勝出,成為正確的名稱。

而那些曾讓美國首屈一指的古生物學家們爭吵不休的壯麗哺乳動物又怎麼樣了呢?當雷獸、大象和其他有魅力的大型動物成為焦點時,恐角目卻逐漸消失在背景中。塑膠玩具套裝仍然包含它們,博物館仍然展示它們的骨骼——無論是真正的化石,還是通常作為老化的紙漿複製品——但這些動物本身已經變得默默無聞。對恐角目的最後一次重大回顧發表於 1998 年,並且很少有古生物學工作來研究這些不尋常的動物實際上是如何生活的。甚至對於它們實際上是什麼型別的哺乳動物也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它們是分類不明的生物,可能與有蹄類動物有關,但也可能無關。

看著耶魯大學書架上成排的頭骨——馬什親切地稱之為“Dinoceras”和“Tinoceras”的那些——我感到一種並不陌生的遺憾,為我放棄的學術道路感到遺憾。這些奇妙的頭骨助長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化石爭端之一,它們就靜靜地坐在那裡,等待著有人記住它們的意義。在另一種生活中,也許我可以成為在科學想象中復興它們的人。但實際上,我只能和它們待一會兒,並感到好奇。這就是為什麼恐角獸仍然是我的最愛。不是因為我們對它瞭解多少,而是因為我們還有待發現什麼。

參考文獻

Thomson, K. 2008. 《乳齒象的遺產》。紐黑文:耶魯大學出版社。pp. 215, 229-241.

[本文最初發佈於《國家地理》網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