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海洋生物酷似爬行動物鴨嘴獸

小眼睛和裝飾板使這種三疊紀生物脫穎而出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怪異”是一個相對的術語。這種判斷只有在熟悉的事物背景下才有意義。如果我們以前從未見過鬆鼠或青蛙,我們可能會認為它們很奇怪。不過,有些生物看起來非常古怪,與任何其他生物都不一樣,以至於很難不去用“怪異”來形容它們。古代海洋爬行動物卡羅爾氏鰭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卡羅爾氏鰭龍是史前生物中的新成員。這種早三疊紀生物在幾年前,即2015年才被命名。但就像當時發現的其他一些海洋爬行動物一樣,卡羅爾氏鰭龍有多麼古怪並不是立即顯而易見的。一對新的標本改變了這一點,由古生物學家程龍和同事們描述,這種動物骨骼的某些部分讓人想起許多人認為很奇怪的現存動物。

就家族關係而言,卡羅爾氏鰭龍是一種湖北鱷。這些海洋爬行動物在2.51億到2.47億年前的早三疊紀時期繁榮昌盛,但似乎像它們出現時一樣迅速衰落。之前沒有,之後也沒有類似的生物。它們的骨骼看起來過度建造,肋骨密集,軀幹僵硬,尾巴長,腳蹼大。但即使在這些不尋常的動物中,卡羅爾氏鰭龍也很突出。裝飾性的小斑點點綴在它的背部,與身體的其他部位相比,它的頭骨顯得可笑地小。更重要的是,程和他的合作者指出,這種動物的眼睛對於它的體型來說太小了,而且上頜骨之間有一個奇怪的空間。至少就頭骨而言,卡羅爾氏鰭龍與今天的鴨嘴獸有著粗略的相似之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尤其是小眼睛,可能會為卡羅爾氏鰭龍的自然史提供一些線索。程和同事們寫道,擁有如此小眼睛的動物通常會在弱光條件下活動,並且可能依靠其他型別的訊號來進行尋找食物等基本活動。問題是如果卡羅爾氏鰭龍不依賴視覺,它會做什麼。

“在有問題的化石中,軟組織沒有被儲存下來,因此不可能明確測試卡羅爾氏鰭龍的哪種非視覺感覺可能得到了增強,”研究人員寫道。不過,他們指出,額外的靈敏聽覺、品嚐水中的化學訊號以及額外的靈敏嗅覺不太可能,因為這些特徵的解剖標記缺失或未被儲存下來。也許其他化石會提供一些新的線索。卡羅爾氏鰭龍進化成了一個奇異群體中的怪異存在,我們顯然才剛剛開始瞭解這種不尋常的蜥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