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恐龍像鳥類一樣反芻食丸

小型、長羽毛的恐龍像一些現代鳥類一樣排出無法消化的食物

Utahraptor

一些長羽毛的恐龍,如猶他盜龍(Utahraptor)可能有一些非常像鳥類的習性。

萊利·布萊克

加入我們科學愛好者的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想象一下你身處早白堊紀。在你前方,在古老森林的邊緣,你看到了一隻猶他盜龍(Utahraptor)的長羽毛的身影。她體型巨大——至少有二十英尺長,高到可以輕易地把下巴放在你的頭上。謝天謝地,她離你還不夠近,做不到這一點。她只是在漫步,完全沒有注意到你。然後她停了下來。她恐龍般的臉上顯現出一種奇怪的專注表情,然後,她誇張地閉上眼睛,將一團棕白色的物體反芻到地上。那是一團食丸,是她過去幾天午餐中無法消化的部分。她哼了一聲,然後繼續追蹤著只有她知道的東西。

我們不確定猶他盜龍是否像現代貓頭鷹一樣嘔吐食丸。在猶他州東部的早白堊紀地層中,沒有人發現大小合適的禽龍和蜥腳類動物的骨頭塊狀物。但我們知道,一些與著名的迅猛龍相關的非鳥類恐龍會像現代鳥類一樣嘔吐食丸。古生物學家鄭曉亭及其同事寫道,證據來自中國大約1.6億年前的地層

2009年,長羽毛的恐龍近鳥龍(Anchiornis)因是已知最早鳥類的近親而成為頭條新聞。然後,第二年,這隻恐龍成為第一個根據化石證據進行全色復原的恐龍。部分原因是發現了多個近鳥龍的化石。這種毛茸茸的撲翼者可能是我們目前所知的最具代表性的恐龍之一。這對其消化系統也適用。正如鄭及其合著者所記錄的那樣,至少在近鳥龍的化石中或與之相關的地方發現了六顆胃丸。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你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世界塑造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橢圓形的食丸記錄了近鳥龍的食物。這非同小可。古生物學家通常可以從動物的牙齒中瞭解恐龍的食物,但腸道內容物——尤其是來自多隻動物的腸道內容物——有助於縮小古代生態範圍。近鳥龍似乎喜歡小蜥蜴和魚。或者,也許這只是這些個體能夠捕獲的食物。

但是食丸也告訴古生物學家一些關於恐龍內部解剖結構和生理機能的資訊。來自其他獸腳類恐龍(如異特龍和霸王龍)的化石糞便表明,這些食肉動物會排出像骨頭一樣無法消化的物質。這暗示,像現代鳥類那樣製造食丸的能力是一種更接近鳥類祖先的特徵,至少在長羽毛的、類似猛禽的恐龍中進化出來。

儲存完好的食丸與現代鳥類製造的食丸非常相似,這暗示著無法消化的骨頭和其他雜物並沒有在消化道中停留很長時間。鄭及其同事認為,這可能是飛行進化的一個考慮因素。飛行需要大量的能量,這需要大量的食物,因此排出無法消化的物質,為更多富含能量的零食騰出空間,可能對於拍打翅膀、撲騰飛翔的恐龍來說非常重要。還需要來自更多恐龍的更多胃丸來進一步驗證這些觀點,但我仍然對恐龍在侏羅紀時期製造出這些球狀物的事實感到震驚。想象一下,在你的科學課上得到一個,在從小學裡你可能已經分解過的貓頭鷹食丸的等同物——中生代的食丸中仔細挑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