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龍選單大揭秘

化石糞便揭示一些侏羅紀翼龍是濾食性動物

Ctenochasma

一張櫛龍頭骨的線條圖,大致展示了濾食性翼龍的樣子。

Qvarnström 等人,2019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翼龍吃什麼?這是一個足夠簡單的問題,幾乎所有對這些古代飛行爬行動物的復原都附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喜歡看到它們翱翔和爭吵,但它們總得吃飯。

但當涉及到直接證據時,翼龍的食物記錄非常少。與翼龍化石相關的腸道內容物和石化的糞便很難找到,而且許多翼龍都有無齒的喙,這意味著我們無法透過它們的牙齒來粗略區分食蟲動物、食草動物或食肉動物。對翼龍飲食的大多數解釋都是需要額外測試或一些幸運的化石來驗證的假設。現在,馬丁·卡恩斯特羅姆及其同事發表的一篇新論文提供了至少一種翼龍物種飲食的新證據。

這些化石本身來自波蘭的維爾茲比卡採石場。它們不是骨頭,而是一些翼龍的足跡和石化的糞便(如果想用專業術語來說,就叫糞化石),這些糞便在1.52億年前沉積在這個地方。當研究人員使用先進的成像技術觀察這些化石糞便內部時,他們發現了一系列微小的無脊椎動物,這告訴我們當地的飛行生物吃的是什麼。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卡恩斯特羅姆和共同作者發現,糞化石中充滿了被稱為有孔蟲的小型帶殼動物,以及蠕蟲的剛毛、甲殼類動物、雙殼類動物和其他水生無脊椎動物的甲殼。留下這些史前糞便的生物靠大量的小型食物為生,而不是吃大型的菜餚,它們避開了中生代的雕刻臺,而選擇了侏羅紀的小吃。

從同一地點發現的大量足跡來看,這些糞化石很可能是翼龍留下的。但是,是哪種翼龍呢?這是另一個問題。該地點沒有身體化石。沒有骨骼可以充實。但如果糞便和足跡是相關的,卡恩斯特羅姆及其同事認為,那麼這種翼龍可能是一種櫛龍科動物——這是一群特殊的翼龍,它們有許多排列緊密的小牙齒,看起來很適合濾食。這些翼龍就像侏羅紀的火烈鳥一樣,在淺水中蹣跚而行,從淺水中過濾出小塊的食物。

人們很容易認為中生代是一個畸形和怪物的時代。甚至古生物學家在 20 世紀上半葉也一直保持著這種對正在進行的爬行動物時代的框架,想知道為什麼這些鱗狀的怪異生物繁榮了這麼久,而哺乳動物卻在等待時機。但是,像一塊侏羅紀的糞便這樣簡單——甚至有點噁心——的東西,可以幫助我們將與我們永遠不會親眼看到的世界聯絡起來,在那裡,一些不熟悉的東西與我們現代的經歷相遇。這就是中生代世界如何變得鮮活,科學滋養我們熱切的想象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