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灘中的蜥腳類恐龍

蘇格蘭的足跡記錄了侏羅紀時期在瀉湖邊沿的漫步

Sauropod

晚侏羅紀圓頂龍在阿爾伯塔省皇家泰瑞爾博物館。 

布萊恩·斯威特克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具有影響力的報道的未來,這些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


古生物學家花了數十年的時間才將有史以來最大的恐龍從水中拖出來。從 1970 年代開始,在恐龍文藝復興的狂熱高潮時期,專家們指出解剖結構和足跡表明,雷龍及其同類並非像 20 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所描繪的那樣是沼澤地裡的懶漢。它們是陸生動物,在針葉樹林的邊緣覓食,它們體內廣泛的氣囊系統實際上使它們在水中不穩定。新一代專家顛覆了傳統觀念。樑龍和其他蜥腳類恐龍是習慣性涉水者的觀點被推翻,這些恐龍巨獸被放在了堅實的陸地上。

當然,恐龍總是讓我們感到驚訝。來自蘇格蘭的侏羅紀足跡表明,一些蜥腳類恐龍經常弄溼它們的腳,以便在古代淺灘中涉水。

這些古老的足跡,屬於中侏羅紀時期,距今約 1.7 億年前,看起來像石化的坑窪。這就是它們在 2016 年之前一直沒有引起注意的原因,因為它們看起來只不過是斯凱島海岸邊的凹坑。恐龍腳趾留下的印記表明,這些不僅僅是普通的印記,古生物學家佩奇·德波羅和她的同事們認為,這些印記是由蜥腳類恐龍在侏羅紀瀉湖中跋涉時留下的。

恐龍經常在古代水體沿岸留下足跡。湖泊和溪流是足跡積累的絕佳場所,水分使沉積物能夠保持足跡,並且經常性的沉積作用覆蓋了這些印記。德波羅和合作者指出,在這種情況下,含足跡的石灰岩層是細粒的,包含同時期無脊椎動物的貝殼碎片,並顯示出小型海洋生物鑽孔的跡象。結果表明,恐龍足跡表明恐龍當時正在古代瀉湖的可通達部分的淺水中行走。

這並不意味著蜥腳類恐龍在愉快地游泳。大約 50 個足跡代表四足著地運動。我們不會回到腕龍頸部浸在侏羅紀湖泊中的影像。但這些恐龍顯然並非恐水症。它們在鹹水中緩緩穿行,繼續著它們的侏羅紀生活。這是一個介於傳統觀點和恐龍文藝復興觀點之間的景象,進一步提醒我們,生物總是會違揹我們的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