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也許關於侏羅紀公園的猛禽*最標誌性的事情是它們協同工作。在我們甚至在螢幕上看到它們之前——至少在肉體上——艾倫·格蘭特正在用恐龍的群體捕獵能力的故事恐嚇他的野外工作人員。但是這些恐龍真的在現實生活中組隊嗎?
侏羅紀系列電影中伶盜龍的解剖結構和行為是基於另一種動物,叫做恐爪龍。我不會在這裡重複整個歷史,但足以說明,多個恐爪龍圍繞著一種草食性恐龍的骨床被認為是這些食肉動物共同捕殺獵物的證據。鑑於骨床形成的複雜性,這種證據受到了質疑,這是理所當然的。(埋在一起並不一定意味著生命中交織在一起。)但還有另一條證據暗示,類似伶盜龍的恐龍至少在某些時候是群居的——足跡。
類群居、類猛禽恐龍留下的足跡對於古生物學家來說並不完全是新鮮事。2008年,古生物學家描述了類似伶盜龍的恐龍並排走了一段時間的平行足跡。留下印記的確切物種尚不清楚,但特徵性的雙趾印記——殺戮爪離地——清楚地表明這些是恐爪龍類,或者是更大的群體,包括像伶盜龍和傷齒龍這樣的恐龍。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一發現並非一次性的。其他恐爪龍類的足跡也顯示出互動的跡象,包括今年剛剛宣佈的一組大型足跡。
這些足跡,古生物學家邢立達和同事報告,位於中國東部早白堊世岩石中儲存的大約300個恐龍足跡的聚集地中。在其中發現的大約七種足跡型別中,有兩種屬於痕跡化石型別,痕跡學家稱之為夢龍足跡——恐爪龍類留下的雙趾痕跡。在這種情況下,有四個恐爪龍類足跡彼此並排延伸。
四個足跡中的每一個都有15-18個足跡,大致朝同一方向。而且,乍一看,它們可能看起來有點奇怪。與為侏羅紀公園製作的假足跡那樣乾淨的V形不同,這些足跡最初可能看起來像是單趾的。但是現代鴕鳥很像這樣。它們有兩根腳趾,但更多的重量壓在一根腳趾上,因此它們可以產生看起來像單趾的足跡。
小型恐龍留下了這些足跡。每個足跡都不到10釐米長。這些恐龍不是強壯的撕肉者,但大小與白堊紀的火雞差不多。然而,使這些足跡從周圍足跡中脫穎而出的是,它們都朝同一方向延伸,並且彼此相對靠近。
並非這些恐龍都步調一致地行走。在某個時候,其中一個恐爪龍類足跡與另一個足跡交叉。其中一隻動物落在了後面,或者在不同的時間或多或少地沿著相同的路徑行走。儘管如此,就像在其他地方發現的足跡一樣,這些足跡暗示,伶盜龍的小型親戚可能成群結隊地移動。無法判斷這些恐龍是在狩獵、只是散步還是做其他事情,但岩石中的印記很可能捕捉到了這些長著羽毛的恐龍聚集在一起的幾個瞬間。
*我知道並非所有人都喜歡稱恐爪龍類或馳龍科恐龍為“猛禽”,特別是這可能會導致與現代猛禽混淆,但我認為這個術語很合適,並且可以讓古生物學家更有效地與公眾聯絡。更不用說,我發現它比用“三角龍”代替三角龍要少得多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