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家在巴西發現遠古鱷魚巢穴

白堊紀的蛋暗示了鱷魚的繁殖方式在漫長歲月中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大約7200萬年前的一天,一隻雌性鱷魚用爪子在沿著一個短暫湖泊邊緣的沙質土壤中扒拉。如果我們能夠看到她,她看起來不會很像我們今天所知的鱷魚。後來被古生物學家稱為皮薩拉查普薩鱷,她用筆直的四肢支撐著身體,她那深邃、犬牙交錯的口鼻部更像你對掠食性恐龍的期望,而不是鱷魚。這種外形體現了她在白堊紀世界中的角色,不是作為水生伏擊捕食者,而是作為陸地潛行者。然而,在那逝去的時光中,她不是在挖掘狩獵。她是在移動沙質土壤,產下一窩四枚卵,這些卵將經受住時間的緩慢流逝,作為化石來到我們面前。

這隻雌性皮薩拉查普薩鱷並非孤身一人。在同一地點,古生物學家朱利奧·德·A·馬爾索拉和同事在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報告說,在產生皮薩拉查普薩鱷骨骼的同一地質層中發現了多個卵和卵窩。對於懷孕的雌性鱷魚來說,這裡就是產卵地。

歸因於皮薩拉查普薩鱷的蛋。 來源:de A. Marsola et al. 2016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發現蛋本身就是一個重大突破。脆弱的胚胎容器不像產下它們的成年動物的堅固骨骼那樣容易化石化。但是,發現很可能由皮薩拉查普薩鱷產下的蛋,為貫穿各個時代的鱷魚生命的主要事件——繁殖——增添了新的內容。

在鱷魚進化的宏圖中,皮薩拉查普薩鱷是專家所稱的鱷形類動物,更具體地說是諾託鱷類動物。這是一個完全滅絕的古代鱷魚類群,其中許多與我們現代的短吻鱷、恆河鱷及其親屬(屬於另一個稱為新鱷類的分支)截然不同。雖然骨骼已經表明諾託鱷類的生活方式與它們更具水生性的親戚截然不同,但這些蛋增加了更多證據,表明諾託鱷類的繁殖方式也不同。
 

鱷魚的窩卵數。來源:de A. Marsola et al. 2016

現代短吻鱷、鱷魚和恆河鱷產下大量的卵,它們史前的近親似乎也這樣做過。但是像皮薩拉查普薩鱷這樣的諾託鱷類動物,只產下少量的卵。在巴西的這個地點,每個窩裡只有四個,偶爾有五個卵。(相比之下,尼羅鱷最多產下 80 個卵!)德·A·馬爾索拉和合著者寫道,這可能意味著皮薩拉查普薩鱷是生物學家認為的 K 選擇物種——一種父母留下少量後代,但投入更多精力和關懷,以便這些少數後代更有可能成年並留下自己的後代的物種。

小窩卵數是否代表鱷魚的祖先狀態仍然是一個謎,但德·A·馬爾索拉和同事希望未來發現更古老、更原始的鱷魚巢穴將有助於解決這些統治爬行動物如何在漫長歲月中改變策略的問題。這樣的發現令人感到一絲悲傷。化石蛋內的胚胎從未孵化或長大。但這種悲傷僅僅是因為我們知道故事的結局。換個角度看待化石,它不是死亡的象徵,而是生命的遺蹟,是雌性皮薩拉查普薩鱷將卵安放在土壤中,寄託對未來希望的片刻時光的碎片。

參考文獻

Marsola, J., Batezelli, A., Montefeltro, F., Grellet-Tinner, G., Langer, M. 2016. 巴西晚白堊世鱷魚巢穴遺址的古環境特徵以及鱷形類動物築巢策略的演變古地理學、古氣候學、古生態學。 doi: 10.1016/j.palaeo.2016.06.0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