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史前骸骨場總是會引發同樣的問題。為什麼?
首先,化石化是一種相當罕見的現象。大多數生命都未留下其存在或逝去的記錄。因此,當古生物學家遇到密集的骨頭群,不僅僅代表一種動物,而是許多動物時,如何形成這樣一個古老的寶庫是我們用來解開遙遠時代之謎的核心線索之一。在厄瓜多聖埃倫娜發現的大量樹懶遺骸也是如此。
這個名為坦奎洛馬的地點剛剛由古生物學家艾米麗·林賽及其同事進行了詳細描述。這是一個非常豐富的冰河時代骨床,包含至少22只勞氏大地懶的遺骸,這是最大的巨型地懶之一。此外,骨頭被埋在富含瀝青的沉積物中,而該地點發現的被搗碎的植物材料是樹懶的糞便、腸道內容物或兩者兼而有之。那麼,這麼多樹懶是如何在同一個地點被埋葬的呢?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首先,瀝青是一種轉移注意力的東西。這個地方不像洛杉磯著名的拉布雷亞瀝青滲漏那樣是一個粘性的陷阱。相反,骨床是在一個水生環境中形成的,後來被瀝青滲透。林賽和合著者在更深入的研究中寫道,坦奎洛馬是“一個低能量、缺氧、沼澤的水生環境”,有時會乾涸足夠長的時間,讓陸生植物在那裡生長。而這個背景可能掌握了樹懶遭遇不測的關鍵。
在該地點發現的667塊更新世巨型動物的骨頭中,有575塊可以歸類為大地懶。這意味著坦奎洛馬是一個單優勢的骨床。在該地點也發現了其他動物的骨頭,但絕大多數屬於毛茸茸、蹣跚的樹懶。在樣本中,古生物學家估計骨床中包含至少22個個體,分為不同的年齡段:15個成年個體、1個亞成年個體和6個幼年個體。收集到的遺骸概述了大地懶的成長過程,並可能表明這個特定的樹懶物種是群居的。
但是,為什麼會是在這個地方,而且有這麼多?在坦奎洛馬附近還有其他的骨床,但沒有一個包含如此大量的大地懶。像這樣的骨床可以透過非常不同的方式形成。也許樹懶在乾涸的水坑邊停留太久了。也許是當地的災難一次性殺死了大量樹懶。也許這個地方隨著時間的推移奪走了受害者的生命,泥漿或其他捕獲機制阻止了樹懶一個接一個地逃脫。或者,也許是渴望樹懶的古代人類創造了這個地點。
假設會根據額外的證據、發現和討論而改變,但就目前而言,林賽及其同事認為,在水坑裡發生了一些不幸的事情。也許一個重要的水源在乾旱期間乾涸了,樹懶無法找到或前往另一個水池。或者,也許是日益減少的水源以某種方式被汙染了,口渴的樹懶喝了有毒的水,而最終的降雨埋葬了骨頭。一些現代動物就是這樣死去的。例如,河馬有時會被萎縮的、越來越不適合居住的水源所困住,並在雨季能夠補充池塘之前就死亡。
更糟糕的是,樹懶可能加速了自己的滅亡。坦奎洛馬大量的樹懶處理過的植物材料可能表明,大地懶是喜歡打滾的群居動物。而且,像現代河馬一樣,它們可能汙染了自己的水源。樹懶在史前水池中排便對於大量水來說不是問題,但是當每隻樹懶的加侖數越來越少時,水就會變得無法飲用,疾病會在當地人口中蔓延。最終,樹懶的運氣用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