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有些動物讓我覺得“真的嗎?這怎麼可能存在?” 豬足袋狸就是其中之一。我才剛剛瞭解到這種小型哺乳動物的存在,但不幸的是,我太晚了,無法親眼看到活著的。最後一隻這種有袋動物在 20 世紀 50 年代被消滅,這是一個可以追溯到上新世的譜系的末端。
豬足袋狸因其不尋常的腳趾而得名。這種小動物看起來像袋鼠鼠的鼻子版本,它的前腳只有兩個腳趾,後腳只有一個功能性腳趾,其餘的都退化成了殘餘骨片。現在,古生物學家肯尼·特拉沃伊隆報告說,三顆牙齒將這些不尋常的哺乳動物的範圍擴充套件到比之前認為的早兩百萬年。
這些牙齒是從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漁夫崖提取出來的。特拉沃伊隆報告說,它們類似於最近滅絕的豬足袋狸的牙齒,但牙冠較低,並且在其他方面也足夠不同,足以代表一個新物種——貝氏豬足袋狸 (Chaeropus baynesi)。
特拉沃伊隆寫道,較低的牙冠暗示,更古老的豬足袋狸的牙齒磨損速度會比最近的近親更快,而且較古老的物種也缺乏現代物種用來切割草的剪下特化。雖然現代豬足袋狸是食草動物,但較古老的物種可能從更廣泛的選單中挑選食物,其中可能包括昆蟲和植被。因此,在這兩個物種之間的兩百萬年中的某個時候,這些哺乳動物從啃食各種食物轉變為食草動物——對於哺乳動物來說,這是一個奇怪的轉變,因為人們認為小體型需要比草提供更多營養的食物。我們可能永遠不知道為什麼。豬足袋狸能夠在超過兩百萬年的氣候和環境變化中生存下來,但它無法抵擋我們人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貝氏豬足袋狸 (Chaeropus baynesi)(左)的牙齒與其最近的近親的牙齒的比較。圖片來源:Travouillon 2016
化石事實
名稱: 貝氏豬足袋狸 (Chaeropus baynesi)
含義: Chaeropus 是最近滅絕的豬足袋狸的屬名,baynesi 是一個化石物種,以紀念哺乳動物學家亞歷山大·貝恩斯而命名。
年齡: 上新世-更新世,292-247萬年前。
世界上的位置?: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
是什麼型別的生物?: 一種與最近滅絕的無尾豬足袋狸 (Chaeropus ecaudatus) 有關的袋狸。
大小: 未知,但估計小於半磅。
對這種生物的身體瞭解多少?: 三顆臼齒。
參考
Travouillon, K. 2016. 神秘的豬足袋狸最古老的化石遺骸顯示出快速的草食性進化。《皇家學會開放科學》。doi: 10.1098/rsos.160089
以往的古生物側寫
輕足蜥蜴 茂名貓 奈特的埃及蝙蝠 拉盧納蛇 里約杜拉斯托齒 鮑勃·威爾的水獺 埃及的犬類野獸 瓦斯坦礦貘 盤古之翼 黎明巨口鯊 根加蜥蜴 微型獅子 神秘泰坦巨龍 回聲獵手 洛韋科泰坦 三叉蟬 明登怪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