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如果說鋸齒象以什麼聞名,那就是它們的牙齒。這一點在標題中就已明確指出。那麼,這個家族的最新成員竟然缺少一組在其親屬中普遍存在的變異門齒,這真是太奇怪了。
許多新的化石物種以碎片的形式來到我們面前。部分骨骼或孤立的牙齒代表著新的事物,但並非完全為人所知。但Aphanobelodon zhaoi並非如此。這種擁有1400萬年曆史的象,從幼年到成年的近乎完整的骨骼都有發現,為我們提供了對這種已滅絕的厚皮動物異常詳細的瞭解。
Aphanobelodon的意思是“隱形的前牙”。這是因為這些象完全沒有上門齒。它們仍然擁有其家族常見的長而鏟狀的嘴,但它們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缺少像Platybelodon這樣的野獸所特有的上部象牙。
Aphanobelodon為何捨棄上門齒尚不清楚。然而,無論原因是什麼,這種變化似乎並沒有改變象的攝食方式。Aphanobelodon牙齒上的細小劃痕表明,這種野獸是一種食草動物,以多種植被為食,很像它的近親Platybelodon。想象一下,一群遠古象在森林中笨拙地走動,用它們的象鼻抓住樹枝,並用它們奇怪的下門齒將樹枝切成更容易處理的小塊,然後將這些“沙拉”塞進嘴裡。
Aphanobelodon的頭骨。圖片來源:Wang et al. 2016
化石趣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名稱: Aphanobelodon zhaoi
含義: Aphanobelodon的意思是“隱形的前牙”,指的是缺少上門齒,而zhaoi是為了紀念挖掘者趙榕。
年代: 中新世,距今約1400萬年。
發現地點: 中國北方,馬爾祖伊溝採石場。
何種生物?: 一種與其它鋸齒象相關的象。
體型: 成年雄性Aphanobelodon重達兩噸以上,而成年的雌性則略低於一噸半。
對該生物身體的瞭解程度: 代表不同年齡段多個個體的骨骼,其中一些被描述為“完全儲存”。
參考文獻
Wang, S., Deng, T., Ye, J., He, W., Chen, S. 2016. Ambelodontidae (長鼻目,哺乳綱)的形態和生態多樣性揭示了中新世無上門齒長鼻目的化石堆積。《系統古生物學雜誌》。doi: 10.1080/14772019.2016.1208687
往期古生物側寫
輕足蜥蜴 茂名貓 Knight的埃及蝙蝠 拉露娜蛇 里約杜拉斯托齒 Bob Weir的水獺 埃及犬獸 瓦斯坦礦貘 盤古翼 黎明巨口鯊 更加蜥蜴 微型獅 神秘泰坦巨龍 回聲獵手 Lo Hueco泰坦巨龍 三叉蟬 明登怪物 豬足袋狸 Hayden的響尾蛇惡魔 逃避鴕鳥先知 矛盾巨齒鯊 微小髯狗 鎧甲魚王 北美穿山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