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恐龍”這個詞讓人聯想到堅固的東西。巨大的動物由巨大的骨骼支撐,股骨比你還高,它們在岩石中存活了數千萬甚至數億年。這並沒有錯,但這太狹隘了。並非所有恐龍都是這樣的,有些恐龍——令古生物學家非常沮喪的是——非常脆弱。例如,使鳥類恐龍能夠飛上天空的輕型骨骼,也使鳥類比它們的一些巨型表親更不可能在化石化過程中倖存下來。任何中生代鳥類骨骼的發現都至少值得稍微慶祝一下,當它突顯出一種我們以前從未知道的物種的存在時,更是如此。
一塊近乎完整的肱骨或上臂骨,以及一對額外的臂骨碎片,使得古生物學家理查德·博諾和同事們命名了一個新的 9200 萬年前的鳥類物種。他們稱之為Tingmiatornis arctica,目前它自豪地成為北美最古老的鳥類化石之一。
儘管鳥類在大約 1.5 億年前就從其它的恐龍親戚中分離出來,但它們早期歷史的記錄相對稀少。它們是小而脆弱的生物。但是,雖然一塊臂骨和一對額外的碎片似乎不多,但博諾和合作者報告說,Tingmiatornis 是在一個特殊地點和時間發現的重要發現。這種白堊紀鳥類在努納武特(高緯度北極地區內)被發現,享受著比今天溫暖得多的氣候。那裡的天氣絕對溫暖宜人——沒有季節性冰,年平均最低氣溫為 57°F。
根據臂骨的解剖結構,博諾和同事們推測 Tingmiatornis 是一種類似鸕鷀的鳥類。這符合之前從岩石和其他化石中拼湊起來的該地區的生態環境。發現這種鳥類的沉積物代表著淡水環境,那裡是被稱為鱷龍的表面上類似鱷魚的動物、幼年蛇頸龍和大量魚類的家園。那裡是北極天堂,很容易想象 Tingmiatornis 狼吞虎嚥地吃著大量的魚類獵物。
Tingmiatornis 的肱骨。圖片來源:John Tarduno 羅切斯特大學
化石事實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名稱: Tingmiatornis arctica
含義:Tingmiatornis 是因紐特語中“那些會飛的”和希臘語中“鳥”的組合,而 arctica 指的是這種鳥類古代棲息地的北部緯度。
年齡: 白堊紀,9200 萬年前。
世界上的位置?: 加拿大努納武特。
什麼型別的生物?: 鳥類。
大小:未知,但可能與鸕鷀等食魚鳥類相當
對這種生物的身體瞭解多少?: 一塊完整的肱骨、部分尺骨和另一塊肱骨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Bono, R., Clarke, J., Tarduno, J., Brinkman, D. 2016. 圖倫期高緯度北極地區的大型鳥胸類鳥類 (Tingmiatornis arctica):氣候和進化意義。Scientific Reports。doi: 10.1038/srep38876
之前的古生物側寫
輕腳蜥蜴 茂名貓 奈特的埃及蝙蝠 拉盧納蛇 里約杜拉斯托齒 鮑勃·威爾的水獺 埃及犬科野獸 瓦斯坦礦貘 盤古之翼 黎明巨口鯊 根加蜥蜴 微型獅子 神秘泰坦龍 回聲獵手 洛 hueco 泰坦 三叉蟬 明登怪物 豬足袋狸 海登的響尾蛇惡魔 逃避的鴕鳥先知 自相矛盾的巨型鯊魚 微小的胡犬 裝甲魚王 北美穿山甲 隱形長牙象 泥龍 尖齒鮭魚 夢幻海岸鱷魚 布里奧爾的強盜 奧茲梅克的飛行者 北方 Nasutoceratops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