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去年四月,在我為《國家地理》撰寫的最後一篇博文中,我寫到了一種新的、尚未命名的有角恐龍,該恐龍在墨西哥被發現。我認為這是一個完美的告別,突顯了我們確實處於恐龍發現的黃金時代。現在,在赫克託·里維拉-西爾瓦及其合作者發表那篇論文不到一年後,那種恐龍有了名字。
這種有角恐龍被命名為耶胡埃卡塞拉託普斯·穆德伊。它是過去十年在墨西哥北部發現的幾種神秘物種之一,而且它的出現時機再好不過了。里維拉-西爾瓦和他的同事們寫道,耶胡埃卡塞拉託普斯是來自猶他州的納蘇託角龍的近親——納蘇託角龍本身也是在2013年才被命名的——並且加入了一個不斷壯大的長角、深鼻吻恐龍家族,這個家族從艾伯塔省延伸到科阿韋拉州。
似乎越來越明顯,北美西部在晚白堊世時期見證了角龍物種的爆發式增長。這符合當時恐龍演化的更廣泛模式。如果你要調查8000萬到7000萬年前從阿拉斯加到墨西哥分佈的恐龍動物群,你會看到角龍、霸王龍、鴨嘴龍、甲龍以及更多物種在各自的小地理區域中不斷變化的陣容。這非常適合填滿你的恐龍生命清單。但問題是為什麼。
隔離是這種進化分化的關鍵。某種東西正在分隔恐龍種群,使它們在北美西部各地的不同地方進化成截然不同的形態。也許存在地理障礙,就像無法逾越的洪泛區一樣嚴峻,或者恐龍的特殊飲食可能將它們限制在有限的範圍內。目前尚無人知曉。但每一個新物種都有助於勾勒出這種宏大的進化模式,而墨西哥正越來越多地為這一記錄添磚加瓦。正如里維拉-西爾瓦及其合作者在論文結尾寫道,“雖然目前從墨西哥北部已知的角龍類材料仍然稀少且大多是碎片化的,但顯然有潛力在不久的將來發現更多和儲存更完好的標本。”我們還有更多的犄角面孔尚未相遇。
墨西哥角龍科地圖。 來源:里維拉-西爾瓦等人,2017年
化石檔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名稱: 耶胡埃卡塞拉託普斯·穆德伊
含義: 耶胡埃卡塞拉託普斯是納瓦特爾語中“遠古”一詞和希臘語中“犄角面孔”一詞的組合,而穆德伊 則向墨西哥科阿韋拉州的沙漠博物館致敬。
年代: 白堊紀,距今約7400萬年前。
世界上的位置: 拉薩拉達,墨西哥。
何種生物?: 一種與納蘇託角龍相關的有角恐龍。
大小:約10英尺長。
已知該生物身體的多少部分?: 部分頭骨、左肩胛骨、左股骨、部分髖骨、一塊椎骨、肋骨和碎片。
參考文獻
里維拉-西爾瓦,H.,弗雷,E.,斯廷內斯貝克,W., 古斯曼-古鐵雷斯,J., 岡薩雷斯-岡薩雷斯,A. 2017. 墨西哥角龍科:關於其多樣性和生物地理學的思考。《南美地球科學雜誌》。doi: 10.1016/j.jsames.2017.01.008
之前的古生物側寫
輕足蜥蜴 茂名貓 奈特的埃及蝙蝠 拉盧納蛇 里約杜拉斯托齒 鮑勃·韋爾的水獺 埃及犬獸 瓦斯坦礦貘 盤古之翼 黎明巨口鯊 根加蜥蜴 微型獅子 神秘泰坦巨龍 回聲獵手 洛韋科泰坦 三叉蟬 明登怪物 豬足袋狸 海頓的響尾蛇惡魔 難以捉摸的鴕鳥先知 自相矛盾的巨齒鯊 微型犬熊 裝甲魚王 北美穿山甲 隱形長牙象 泥龍 尖齒鮭魚 夢幻海岸鱷魚 布里奧爾的強盜 奧茲梅克的飛行者 北方納蘇託角龍 高北極飛行者 世界盡頭的番茄 短面鬣狗 來自蛋山的強大旅行者 凱爾豪斯的魚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