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蚓螈是一種奇怪的小型兩棲動物。它們看起來更像黏糊糊的蛇,而不是青蛙,而且由於化石記錄稀少,古生物學家一直對它們深遠的進化背景感到困惑。儘管來自分子資料的家譜預測它們已經存在超過2.7億年,但只發現了兩個早期的蚓螈化石,即使是最古老的兩個化石仍然在它們應該出現的時間和化石開始出現的時間之間留下了7000萬年的空白。
Chinlestegophis 登場了。這種兩棲動物已知來自在科羅拉多州發現的一對部分頭骨,由傑森·帕爾多及其同事描述,將蚓螈的化石記錄推回到了大約2.15億年前。與後來的化石近親不同,Chinlestegophis 的骨骼看起來並不那麼現代,相反,研究人員稱其具有“混合”特徵,與蚓螈和更廣義的祖先都有共同之處。正是這種結合讓小小的 Chinlestegophis 改變了古生物學家對蚓螈起源的看法。
當帕爾多和合著者試圖將 Chinlestegophis 放入更廣泛的兩棲動物家譜中時——包括被認為完全滅絕的譜系——他們有了一個驚喜。蚓螈與一組名為離片椎類古代兩棲動物密切相關——這種兩棲動物體型笨重,有點像蠑螈,長著像馬桶座圈一樣張開的多齒頜骨。這個類群本應在遙遠的過去完全滅絕,但新的研究表明,蚓螈現在正在將離片椎類的旗幟帶入我們的時代。舊事物又煥然一新。
Chinlestegophis 的頭骨。圖片來源:Pardo et al 2017
化石知識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釋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名稱: 詹金斯欽利蛇 (Chinlestegophis jenkinsi)
含義: Chinlestegophis 翻譯為“欽利屋頂蛇”,而 jenkinsi 是為了紀念古生物學家法裡什·詹金斯。
年代: 三疊紀,距今約2.15億年。
世界上的位置: 美國科羅拉多州。
生物型別: 一種名為蚓螈的兩棲動物。
已知該生物的多少?: 兩個部分頭骨。
參考文獻
Pardo, J., Small, B., Huttenlocker, A. 2017. 來自科羅拉多州三疊紀的幹蚓螈揭示了無足目動物的起源。PNAS。doi: 10.1073/pnas.1706752114
之前的古生物側寫
輕足蜥蜴 茂名貓 奈特的埃及蝙蝠 拉魯納蛇 里約杜拉斯托齒 鮑勃·威爾的水獺 埃及的犬類野獸 瓦斯丹礦貘 盤古之翼 黎明巨口鯊 根加蜥蜴 微型獅子 神秘泰坦巨龍 回聲獵手 洛韋科泰坦 三叉蟬 明登怪物 豬足袋狸 海頓的響尾蛇惡魔 逃避型鴕鳥先知 矛盾的巨型鯊魚 微小犬熊 裝甲魚王 北美穿山甲 隱形獠牙象 泥龍 刺齒鮭魚 夢幻海岸鱷魚 布里奧爾的強盜 奧齊梅克的飛行者 北方鼻角龍 高北極飛行者 世界盡頭的酸漿果 短面鬣狗 來自蛋山的強大旅行者 凱爾豪斯的魚龍 墨西哥的古代有角面孔 毛裡西奧·費爾南德斯的蛇頸龍 紐西蘭的巨型黎明企鵝 橙色海獅 蒙古銀杏的近親 傑尼河蛙 伊莎貝爾·貝里的恐龍 鯨魚凱門鱷 摩押蜥蜴 楊鍾健蜥蜴 小阿努比斯 雙柏蜥蜴 飛龍恐龍 “需要頭盔”恐龍 建年華龍 遼寧獵人 大連蜥蜴 克朗普頓的犬頜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