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有很多被低估的恐龍科系。例如,我從未聽人對那些體態輕盈的小型蜥臀目恐龍感到興奮,而迅猛龍科通常只是因為它們與後來更大、牙齒更鋒利的食肉動物的進化相關而聞名。蜥腳類恐龍也遭遇了類似的命運。
蜥腳類恐龍包含了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動物,種類繁多。你無疑知道一些後期形成的柱腿、長頸蜥腳類亞群,例如腕龍、樑龍、迷惑龍等等。但是通常當我們談論蜥腳類恐龍時,我們指的是這些巨獸的早期近親。這些主要是草食性的恐龍,擁有奇怪的方形頭骨、長脖子、巨大的手爪,並且大多數時候是兩足行走的姿勢,使它們看起來非常笨拙。
蜥腳類恐龍並非呈現出從雜食性、兩足行走的祖先到四足著地、草食性後代的直線進化。這種轉變無疑發生了,但僅僅關注這一點會錯過蜥腳類恐龍家族的宏偉多樣性。有些是第一批進化出的巨型恐龍。其他的則保持較小的體型。許多用兩條腿蹣跚而行。有些進化出了四足行走的姿勢,預示著侏羅紀真正的巨獸的出現。儘管它們的古生物學仍然有些模糊,但蜥腳類恐龍顯然足夠多樣化,以至於像晚三疊世和早侏羅紀的南非這樣的地區擁有多種重疊的物種。事實上,古生物學家剛剛命名了另一種。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由金伯利·查佩爾及其同事描述,這種新恐龍曾經以另一個名字為人所知。頭骨和部分骨架BP/1/4779被標記為卡氏瑪索龍,這是一種早在1854年命名的著名的蜥腳類恐龍。但根據查佩爾和合作者的最新分析,這塊化石是一種此前未知的恐龍。他們將這種生物命名為Ngwevu intloko。發音為“Ng-g'where-voo in-tloh-koh”,這個名字是化石暱稱“灰頭骨”的科薩語翻譯。
在埃利奧特組的同等地層中也發現了其他蜥腳類恐龍,該地層跨越約五百萬年,但似乎沒有一種與Ngweyu密切相關。這種恐龍似乎也不是從該地區的較早祖先直線進化的。也許Ngweyu是從其他地方遷徙而來的,代表了從當地祖先快速進化的一個分裂譜系,或者它的祖先尚未被發現。查佩爾和同事還指出,Ngweyu可能不是另一種先前已知物種的幼年個體。BP/1/4779是一隻成年動物,死亡時大約10歲。
四十年來,BP/1/4779被認為是另一種常見恐龍的例子。現在看來它是一種新的事物。這不僅僅是在不斷增長的清單中新增另一種恐龍。Ngweyu是如何進化的以及恐龍的生態細節可能有助於我們理解恐龍真正開始統治陸地生態系統的早期。這種恐龍是另一塊化石,它有助於改變周圍其他發現的背景,而它本身也因此而改變。並且在純粹簡單的層面上,Ngweyu進一步證明了蜥腳類恐龍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