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茸茸的霸王龍萬歲

儘管最近有新聞頭條,但仍然有充分的理由認為霸王龍是毛茸茸的

T. rex.

泰特博物館外一隻裸露的霸王龍。

布萊恩·斯威特克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霸王龍——古代的暴君蜥蜴之王、鬥士,頂級掠食者中的頂峰,以及極其毛茸茸的恐龍粉絲夢想的破壞者。

我不得不承認,在過去的幾年裡,我一直很喜歡霸王龍毛茸茸的新形象。一層絨毛只會讓老霸王龍更奇怪,更像一個真正的動物,而不是斯蒂芬·斯皮爾伯格電影中的怪物。“讓恐龍成為恐龍”,古生物學家彼得·多德森曾經寫道,而一隻蓬鬆的霸王龍提醒人們要做到這一點,並讓恐龍以它們同時具有鱗片和羽毛的榮耀而變得怪異。

當然,有些人持有不同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本週的故事沉浸在這樣一個宣告中,即不,霸王龍畢竟並非毛茸茸的。《發現》雜誌的 Gemma Tarlach 特別高興,她寫道

Dead Things這裡真是美好的一天:一項新的研究為霸王龍及其同類全身披著羽毛到處跑的觀點棺材上釘上了一顆又大又好的 釘子。老派、有鱗片的恐龍渲染圖的愛好者們,歡呼吧!

但現在還不是時候將侏羅紀公園霸王龍奉為我們最喜歡的史前野獸的標準形象。毫無疑問,我們最喜歡的啃骨者身上有絨毛。這只是多少的問題。

這項由古生物學家菲爾·貝爾及其同事進行的研究所調查的不僅是霸王龍本身,還有其近親特暴龍蛇發女怪龍艾伯塔龍戈爾戈龍的斑駁皮膚印記。這些是當我們想到“暴龍”時通常設想的食肉動物,它們都有巨大的頭部和細長的手臂。在每種情況下,從這些恐龍身上已知的唯一皮膚覆蓋物是來自頸部、臀部和尾部區域的鱗狀皮膚斑塊。沒有絨毛或原羽毛的跡象出現。

所以這證明了最大、最壞的暴龍完全是鱗狀的,對嗎?嗯,不是。

暴龍身上鱗片的儲存表明它們像任何其他恐龍一樣都有鱗片。但是,由於多種原因,這些古代皮膚碎片並不排除羽毛的存在。

霸王龍皮膚斑塊。致謝:Bell et al 2017

首先,我們必須檢查我們的假設。化石皮膚的存在不能被認為是這些動物儲存完好,或完全代表其外部外觀的全部。我們知道一些有羽毛的恐龍被儲存下來時帶有羽毛。其他時候則沒有。在極少數情況下,絨毛鱗片都被發現。更不用說像皮膚斑塊這樣的軟組織遺骸並不總是儲存在它們原來的位置。關於皮膚和原羽毛如何儲存或不儲存的埋藏學知之甚少,皮膚的陽性存在不能自動被認為是原羽毛不存在的跡象。

我們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大型暴龍比我們所知的更毛茸茸。

暴龍屬於一個更大的獸腳亞目恐龍類群,稱為虛骨龍類。這個科的每個譜系——包括鳥類——都有某種原羽毛,即使不是真正的羽毛。即使在暴龍譜系內,也有兩種早期動物明確地帶有絨毛。有小型的帝龍和30英尺長的羽暴龍,它們都廣泛地覆蓋著原羽毛。兩者都是霸王龍相對遙遠的親戚,生活在數千萬年前,但它們明確地將絨毛固定在暴龍譜系中。

這對霸王龍及其同伴意味著原羽毛本應是祖先的特徵。因此,即使我們暫時假設這項新研究是正確的,並且罕見的暴龍皮膚斑塊確實代表了鱗片體表,而不是一絲羽毛的跡象,但這並不意味著羽毛狀的皮膚覆蓋物不存在於身體的其他部位。那些儲存下來的部分仍然只是斑塊,我們缺乏對動物的完整了解。正如古生物學家托馬斯·霍爾茨和其他人在 Twitter 上指出的那樣,這就像指著鳥的有鱗片的腿或禿鷲的裸露的頭部,說動物的其餘部分不可能有羽毛。這不合邏輯。

然後是“大象防禦”。這種論點認為,一層絨毛會隔離大型、溫血的暴龍,並使它們更容易過熱。因此,很像大象,暴龍會失去它們的絨毛以保持涼爽。

這裡有一些問題。對大象的實驗表明,即使沒有濃密的皮毛,它們這種體型的動物也會迅速積聚大量熱量,並且經常依賴行為解決方案——例如夜間旅行或在水中打滾——來散發熱量。缺少絨毛可能並沒有真正為霸王龍在其體型上省去太多麻煩。看看大象,它們確實有絨毛!它們不像猛獁象那樣全身覆蓋著絨毛,但你可以很容易地發現它們哺乳動物祖先賦予它們的毛髮。霸王龍可能也是如此。厚厚的原始羽毛可能是不可能的,但想象一下暴龍身上有成簇和一絲絨毛是完全合理的。其他獸腳亞目恐龍,如相對較小的侏羅獵龍,已經顯示出這樣的排列。

當然,這個故事本週在社交媒體上引起轟動,唯一的原因是它關於霸王龍。如果有關論文研究的是不同、更晦澀難懂的恐龍身上絨毛的優點,它可能不會在網路古生物學飛地之外流行。霸王龍是過去的使者,更不用說是一位品牌認知度比任何好萊塢巨星都高的名人,因此人們對這種恐龍的外觀有強烈感受也就不足為奇了。70 年代到 90 年代的孩子們在有鱗片的恐怖中長大。從 00 年代初開始,它就變得毛茸茸的。傳統的霸王龍正試圖抵禦其更華麗的替代品。

這就是我們現在的立場。我們知道一些早期的暴龍既有羽毛也有鱗片。我們也知道,最後期的暴龍,也就是從毛茸茸的祖先那裡演化而來的暴龍,它們身體的某些部位有鱗片。這就是目前為止的積極證據。儘管新研究得出了結論,但完全裸露的暴龍似乎不太可能。但我們仍然缺乏對晚白堊世暴龍真實面貌的精細、細緻、明確的看法。任何復原——從完全鱗狀到蓬鬆的絨毛——都需要推測。所以盡情推測吧。我們認識霸王龍才一個多世紀。我們還有足夠的時間來了解我們最喜歡的碎骨者,無論它最終看起來多麼可愛。

參考文獻

Bell, P., Campione, N., Persons, W., Currie, P., Larson, P., Tanke, D., Bakker, R. 2017. 暴龍超科皮膚覆蓋物揭示了巨型化和羽毛進化的衝突模式生物學快報。doi: 10.1098/rsbl.2017.00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