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6600萬年前撞擊地球的任性太空岩石,不僅僅是摧毀了恐龍。它還改變了自然規律,使我們的有胎盤祖先佔據了優勢。
在白堊紀末期大災難之前,後獸類——有袋類動物及其近親——是哺乳動物界的寵兒,尤其是在北美。有胎盤哺乳動物早已與它們的後獸類共同祖先分離,並在那時進化了數百萬年,但一場大規模滅絕才給了它們多樣化的空間。這一背景是使一種新的始新世後獸類脫穎而出的部分原因。
這種古老的哺乳動物被古生物學家穆拉特·馬加和羅賓·貝克命名為安納托利亞獸,生活在約4400萬年前的土耳其。它不太像現代有袋類動物,但屬於更廣泛的相關動物群,稱為有袋類動物型。當安納托利亞獸活著的時候,它大約有家貓大小,或者,也許更恰當地說,考慮到它的家族關係,它像一隻斑點袋鼬。對於一個有胎盤哺乳動物長到犀牛大小及以上的時代來說,這可能聽起來並不特別令人印象深刻,但對於後獸類來說,這已經相當不錯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安納托利亞獸的骨骼。圖片來源:Maga and Beck 2017
就生活習性而言,馬加和貝克認為安納托利亞獸的生活方式很像它現代的袋鼬表親。它是一種敏捷的小型食肉動物,當有大量有胎盤哺乳動物做同樣的事情時,它也能夠自食其力。後獸類動物的棲息地可能與此有關。
研究人員寫道,在安納托利亞獸生活的時代,它潛伏的史前土耳其地區可能是一個島嶼。迄今為止在那裡發現的少數動物似乎證實了這一點——它們很不尋常,似乎是在那個特定地點進化出來的,而不是從其他地方遷徙過來的。而且,到目前為止,在同一地點還沒有發現有胎盤食肉動物。那麼,安納托利亞獸可能是在隔離環境中進化出來的,能夠擺脫有胎盤捕食者的壓迫性競爭而謀生。
參考文獻
Maga, A., Beck, R. 2017. 來自土耳其中始新世(路特期:44-43百萬年前)的不尋常的貓大小的有袋類動物親屬(後獸亞綱:有袋類動物型)的骨骼。PLOS ONE。doi: 10.1371/journal.pone.0181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