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頸龍化石記錄究竟有多完整?

即使化石記錄是不完整的,但合適的條件可以產生驚人的發現

Elasmosaurus

薄板龍的鑄件。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就檔案而言,化石記錄是有缺陷的。我們遺漏了很多東西,而且永遠無法彌補。正如查爾斯·萊爾指出並在 19 世紀查爾斯·達爾文附和的那樣,這僅僅是史前生命傳給我們的本質。即使我們擁有每一塊化石並繪製了每一處地層,我們也仍然只掌握了生命故事的片段——足以瞭解一些驚人的事物,但始終對所有那些沒有碰巧變成化石的個體和物種視而不見。但這並非全是壞訊息。在實際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含化石岩石中,古生物學家可以同時檢測到差距,並指出可能做出新發現的地方。

以蛇頸龍為例。這是古生物學家塞繆爾·圖廷和理查德·巴特勒選擇進行新分析的類群,旨在研究這些海洋爬行動物的記錄究竟有多完整。研究人員透過彙編來自 178 個標本(屬於 114 個蛇頸龍物種,時間跨度涵蓋了蛇頸龍在化石記錄中的整個時間範圍)的資料,重點關注單個骨骼的完整性及其差異,從而概述了我們對這些四槳游泳者的瞭解。

僅從發現的角度來看,現在是蛇頸龍發現的黃金時期。雖然早期的蛇頸龍發現增加得相對緩慢——早期骨骼的碎片性質導致一些物種被命名,但這些物種不再被認為是有效的——但圖廷和巴特勒寫道,19 世紀 70 年代後期,由於“骨骼之戰”,發現數量有所增加,20 世紀也零星地出現了一些發現。然而,在 20 世紀 90 年代,對中國、南美洲和其他地區新地點的探索導致了新發現的爆炸式增長,對該類群日益增長的興趣也在經典地點發現了更多物種。化石熱潮不僅僅侷限於恐龍——蛇頸龍的發現和描述也正以驚人的速度進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是化石記錄本身呢?例如,先前對魚龍(與蛇頸龍共同進化和繁榮的鯊魚狀“魚蜥蜴”)的研究檢測到,魚龍骨骼的完整性與海平面之間存在負相關關係。也就是說,最好和最完整的魚龍骨骼似乎來自海平面相對較低的時期。圖廷和巴特勒懷疑蛇頸龍也可能如此,這不僅會影響蛇頸龍之間的比較,還可能有助於突出顯示更有可能發現相對完整的蛇頸龍骨骼的地方。

即便如此,與同時期在陸地上行走或在空中飛行的動物相比,蛇頸龍的化石記錄看起來相當不錯。圖廷和巴特勒寫道:“蛇頸龍和魚龍的中值完整性值顯著高於同時期的陸生類群”,這意味著我們對中生代海洋爬行動物的瞭解比我們對許多恐龍的瞭解要好,而恐龍來到我們面前時只是零碎的骨骼。

究竟還有多少蛇頸龍有待發現,沒有人能真正說清。對於個體標本或物種來說都是如此,因為蛇頸龍物種的數量取決於如何區分類群的科學哲學。但是,呈現在我們面前的記錄雖然是不同時間和地點的快照,但它以精彩的細節向我們展示了蛇頸龍,而且這種 интенсивное 探索的時代沒有放緩的跡象。如果蛇頸龍曾經有過科學的鼎盛時期,那就是現在了。

參考文獻

圖廷,S.,巴特勒,R. 2017。 中生代海洋爬行動物蛇頸龍化石記錄的完整性波蘭古生物學報。doi: 10.4202/app.00355.20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