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滅絕也有好處。例如,當古生物學家挖掘出你的遺骸並認為你是“異常”時,你不會感到尷尬,就像最近一具2.48億年前的海洋爬行動物那樣。
怪異是相對的,而且,在化石界,首先發現的往往會為什麼是“正常”的設定趨勢。從這個角度來看,小頭狹蜥確實很不尋常。這種海洋爬行動物發現於中國安徽省最早的三疊紀岩層中,似乎是魚龍這一非常著名和富有傳奇色彩的群體中最早的成員之一。這個家族中更常見的成員看起來像爬行動物版的鯊魚——流線型的身體和半月形的尾鰭,儘管它們有長長的、佈滿圓錐形牙齒的吻部——但小頭狹蜥生活在這一體型成為標準很久之前。相反,這種新命名的海洋爬行動物代表了在世界最嚴重的滅絕危機之後,進化新奇的早期爆發。
古生物學家蔣大勇及其同事描述說,小頭狹蜥是魚龍極端特徵的體現。這種動物的頭骨短而粗壯,而一條長長的、沒有尾鰭的尾巴拖在它的身體後面。唯一像這樣的其他魚龍是最近的另一個發現,卡託龍,它生活在同一時期,有助於將海洋蜥蜴與它們的陸地祖先聯絡起來。
地層柱顯示小頭狹蜥生活的時期。來自 Jiang 等人,2016 年。
小頭狹蜥不僅僅是一張不尋常的化石面孔。這種早期魚龍有助於勾勒出返回海洋的爬行動物的興衰史。蔣和他的合著者過去寫道,古生物學家認為,在約 2.52 億年前的大滅絕剝奪了海洋中大部分生命之後,海洋爬行動物相對緩慢地滑入海洋。在 2.48 億年前就存在小頭狹蜥——以及許多其他海洋爬行動物——是那場災難迅速復甦的標誌。
然而,故事並不像魚龍和其他鱗狀生物進入海洋並蔓延到可用的水生棲息地那樣簡單。研究人員寫道,沒有“單一的、不間斷的多樣性增長階段”,而是進化和滅絕的脈衝。小頭狹蜥、卡託龍和其他魚龍是早期採用海洋生活方式的動物,但它們發生了一些事情。它們的多樣性崩潰並經歷了瓶頸期,之後,其他海洋爬行動物——如最早的蛇頸龍——開始繁殖。雖然一些魚龍倖存下來,但早期和“異常”的魚龍消失了。從一個角度看小頭狹蜥,你會看到生命在面臨滅絕時的韌性。從另一個角度看,你會看到進化可能性在它們出現後不久就被扼殺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參考文獻
Jiang, D., Motani, R., Huang, J., Tintori, A., Hu, Y., Rieppel, O., Fraser, N., Kelley, N., Fu, W., Zhang, R. 2016. 一種大型異常的乾魚龍形態指示了二疊紀末滅絕後魚龍形態的早期興起和衰落。科學報告。 doi:10.1038/srep2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