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斯劍虎 的輪廓引人注目。雖然這種巨獸的頭骨很容易被辨認為貓科動物主題的變體,但這種哺乳動物可怕的上犬齒會給這種食肉動物帶來更前衛的外觀。但最近出現了一種藝術趨勢,用鬆弛的皮瓣遮蓋住這些獠牙。斯劍虎 及其親戚是否真的長著滑稽的鬥牛犬臉?
儘管嘴唇軟塌塌的劍齒虎現在很流行,但這個想法並非全新。1969年,古生物學家 G.J. 米勒發表了一篇晦澀的論文,認為 斯劍虎 的外觀與傳統的復原圖非常、非常不同,傳統的復原圖將這種貓描繪成類似獅子,但長著可笑的長犬齒。在米勒看來,斯劍虎 有一個哈巴狗鼻子、位置較低的耳朵和一條長長的肉質唇線。
米勒的 斯劍虎。不了,謝謝。圖片來源:Antón et al. 1998
米勒的一些重新配置的特徵是基於解剖學——例如鼻骨的位置以及劍齒虎頭骨後部的突出矢狀嵴——但鬆弛、下垂的嘴唇是一種功能性考慮。像 斯劍虎 這樣的劍齒虎能夠張開極大的嘴巴,以便避開那些致命的上犬齒,而在米勒看來,如此大的張口需要更長的唇線。最重要的是,米勒提出,如果留出更大的空間,將食物側向放入嘴裡也會更容易。因此,儘管米勒的復原圖仍然暴露了犬齒,但他1969年對這種貓的看法是現在流行的將 斯劍虎 描繪成被煎鍋擊中臉部的鬆弛外觀的先驅。
沒有人發現面部軟組織完好無損的 斯劍虎。這種食肉動物的外觀完全有可能與我們預期的不同。但是,鑑於找到儲存完好的劍齒虎的可能性極低,我們必須求助於現代貓科動物來尋找線索。而這正是古生物藝術家毛裡西奧·安東及其同事在1998年對米勒的假設進行重新評估時所做的。
安東及其合作者從現存貓科動物的解剖結構中汲取靈感,沒有找到任何解剖學上的證據來支援米勒的犬狀劍齒虎。研究人員發現,斯劍虎 的鼻子和耳朵的位置可能與現代貓科動物的排列方式相同,劍齒虎的鼻骨解剖結構或通往耳道的骨性開口並沒有明顯的不同。至於那條長長的唇線,安東及其同事指出,這條褶皺總是終止於咬肌的前方——咬肌是閉合下頜的主要肌肉。斯劍虎 頭骨上的骨性標誌揭示了這塊肌肉的位置,它的位置決定了一條短而典型的貓科動物般的唇線。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斯劍虎 的逐步復原。圖片來源:Antón et al. 1998
斯劍虎 無論如何都不需要下垂的嘴唇。米勒曾假設張大嘴巴會“嚴重影響”嘴巴周圍皮膚的彈性。然而,安東及其合作者寫道,你只需要觀察貓打哈欠就會發現這不是真的。“當現代貓科動物打哈欠時,一旦達到活體動物的最大張口度約 70°(直接從大量照片和影片靜幀估計),動物通常會咧嘴一笑,進一步露出它們的頰齒和牙齦,非常清楚地表明組織的彈性極限尚未達到。”
根本沒有證據表明存在犬面劍齒虎。事實上,它們頭骨上儲存的線索以及它們現存近親的解剖結構都與這種觀點相悖。雖然有人認為大嘴唇可能有助於保護或保溼——正如有人對恐龍也提出了這種說法——但今天仍然有劍齒哺乳動物在世,它們向世界展示它們的犬齒,而沒有額外的保護。例如,雄性麝和麂的犬齒細長,至少部分時間保持暴露。它們使用獠牙進行戰鬥,而不是切割獵物的喉嚨,但這仍然是支援傳統劍齒虎的另一個方面。
這並不是說對嘴唇鬆弛的劍齒虎的復原是錯誤的。我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我被多次問及這種趨勢,並想建立一個關於該主題的參考資料。古生物藝術總是需要想象力,而這門學科往往更傾向於保守。很高興看到古生物藝術進入實驗階段,超越了簡單的骨骼血肉復原。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沒有解剖學證據支援臉部鬆弛的劍齒虎,而且我不得不承認,我從來都不是這種趨勢的粉絲。我很高興地說,就我們目前的知識而言,斯劍虎 看起來很犀利。
參考文獻
Antón, M., García, R., Turner, A. 1998. 劍齒貓科動物斯劍虎的面部外觀重建。林奈學會動物學雜誌。doi: 10.1111/j.1096-3642.1998.tb00582.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