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時代的哺乳動物擁有驚人的咬合力

一項關於Didelphodon的新研究發現,這種中生代哺乳動物能夠咬碎多種食物

Didelphodon

Didelphodon可能咬碎過多種食物。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這篇文章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恐龍時代,哺乳動物通常被認為是溫順而柔弱的。故事是這樣的,它們生活在大型爬行動物的陰影下,為了不被吞噬,小心翼翼地發出吱吱聲,苟且偷生。想想鼩鼱,你就能理解那種畫面了。但那種經典的形象已經嚴重過時了。

正如恐龍自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經歷了復興一樣,與它們同時代的哺乳動物也經歷了復興。沒錯,當時存在著行動敏捷的小型食蟲動物,但大量新的發現和分析表明,哺乳動物及其近親進化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各種形態。中生代出現了相當於飛鼠、土豚、浣熊、海狸等的動物。現在,一項關於一種經典的白堊紀哺乳動物的新研究為這種新興的形象增添了更多細節。北美洲中生代的一種有袋類動物擁有強大的咬合力。

古生物學家在一個多世紀前就認識了Didelphodon vorax。著名的易怒博物學家 O.C. Marsh 早在 1889 年就命名了這種 6800 萬年前的有袋類動物。然而,到目前為止,已發表的骨骼材料主要由牙齒、下頜和一些顱後部分組成。古生物學家 Gregory Wilson 及其同事對在蒙大拿州和北達科他州的荒地中發現的一個精美的Didelphodon頭骨和其他碎片進行了新的報告,從而修正了這一狀況。

Didelphodon的頭骨。圖片來源:Wilson et al. 2016

Didelphodon的頭骨寬而低矮。它有點像壓縮版的獾,臉頰向外張開,為強大的下頜肌肉騰出空間。而這種野獸的牙齒進一步強調了Didelphodon擁有可怕的咬合力。在哺乳動物的犬齒後面是圓頂形的臼前齒和頰齒,能夠剪斷植物或肉類。Didelphodon擁有一套用於穿刺、碾壓和切割的多樣化工具。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Wilson 及其同事利用 CT 掃描和其他資源,更清晰地瞭解了Didelphodon的能力。透過咬合力和牙齒彎曲應力估算,研究人員發現Didelphodon的犬齒咬合力比幾乎任何其他同等大小的哺乳動物都強,僅次於今天的北美河狸和歐洲獾的能力。當古生物學家調整了體型對咬合力的影響後,他們發現Didelphodon擁有已知哺乳動物中最強的相對咬合力,甚至超過了斑鬣狗。

Didelphodon究竟吃什麼尚不清楚。古生物學家總是希望獲得更多的腸道內容物和糞化石。但從化石哺乳動物牙齒的微觀損傷來看,Wilson 及其同事提出,Didelphodon是一種雜食性動物,可能捕食小型脊椎動物,碾碎蝸牛殼,咬開骨頭,並用一些中生代沙拉來補充所有這些蛋白質。當你擁有驚人的咬合力時,世界就是你的牡蠣。

參考文獻

Wilson, G., Ekdale, E., Hoganson, J., Calede, J., Vander Linden, A. 2016. A large carnivorous mammal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and the North American origin of marsup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doi: 10.1038/ncomms137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