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很久很久以前,在恐龍出現之前,生活著一種名為Euchambersia mirabilis的原哺乳動物。這種生物不會自稱這個名字,或者可能根本沒有名字,但古生物學家就是這樣稱呼它的。就我們古代的原哺乳動物親戚而言,Euchambersia有點像名人。那是因為它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第一種具有毒液咬傷的脊椎動物。
這種來自南非的長牙合弓綱動物有毒液的想法可以追溯到古怪的古生物學家弗朗茨·諾普薩,他在 1933 年提出了這個想法。此後,其他專家也加強了這一結論,指出動物鼻吻部的一個凹坑和犬齒上明顯的凹槽——這種解剖學上的配對讓人聯想到毒蛇。但現在,古生物學家朱利安·貝諾伊特和他的同事們對這一流行的假設提出了挑戰,他們利用高畫質 CT 掃描來調查Euchambersia的咬傷是否真的有什麼特別之處。
儘管自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古生物學家一直指出Euchambersia牙齒上的凹槽是毒液輸送的證據,但貝諾伊特和合著者指出,實際的牙齒上並沒有這樣的凹陷。恰恰相反——Euchambersia的牙齒似乎是有稜紋的。
Euchambersia的 CT 掃描,顯示了下頜牙槽中牙齒的位置。圖片來源:Benoit et al. 2017
儘管如此,研究人員發現,Euchambersia具有一系列奇特的特徵。上頜有一個凹陷,透過一條管道與口腔相連,這可能將毒液輸送到那些有稜紋的牙齒。毒液可能從位於上頜窩的腺體流入口腔的唾液中,有稜紋的牙齒有助於在咬傷期間輸送危險物質。
貝諾伊特和同事寫道,Euchambersia可能滿足有毒物種的三個要求——毒液腺、輸送毒液的方式以及製造傷口以便毒液滲透的方式。如果這個想法成立,那麼Euchambersia將保留其作為已知最早的有毒脊椎動物的稱號,並且是根據骨骼學而被稱作有毒的各種其他史前物種的試金石。但是,看待所有這些特徵的方式不止一種。
儘管研究人員表示,有毒咬傷假說可能是最適合Euchambersia的解釋,但同一組特徵也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解釋。從蛇到河馬的脊椎動物都有有稜紋的牙齒,它們適應了從自我磨銳到抓住滑溜的獵物等各種功能。同樣,鼻吻部的凹陷和由此產生的孔洞可能表明存在某種迄今未知的感官器官。
貝諾伊特和合著者總結說:“由於其頭骨解剖結構的獨特性,Euchambersia mirabilis現在是並將繼續是一個令人費解的物種。” 至少就解剖學可以指導我們而言,有很多東西需要研究和辯論。希望即使古生物學有時可能是一個有爭議的學科,專家們也能夠不帶“毒液”地討論各種可能性。
參考文獻
Benoit, J., Norton, L., Manger, P., Rubidge, B. 2017. 使用μCT掃描技術重新評估Euchambersia mirabilis(獸孔目,犬齒獸亞目)的致毒能力。PLOS ONE。doi: 10.1371/journal.pone.0172047
